深圳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发布 2020年AI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9-06-18 16:30
分享:

附政策全文:

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开放创新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根据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工业和信息化部《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信部科〔2017〕315号)和《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粤府〔2018〕64号)等政策措施,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优势,以大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为路径,以构建开放共享平台为支撑,以加快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为先导,以培育智能经济体系为主攻方向,夯实人工智能算法、芯片等核心环节,发展智能家居、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产品,推动人工智能特色应用示范,促进技术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发展,将深圳发展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和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为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示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一批特色开放创新平台打造成为行业标杆,人工智能成为助推我市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新建10家以上创新载体,组织实施20个以上重大科技产业发展项目,引进培育3-5个国际顶级人工智能团队、5-10家技术引领型研究机构,培育10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

到2023年,我市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取得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放创新平台成为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的标杆,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应用先导区。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建成20家以上创新载体,培育20家以上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龙头企业,打造10个重点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前沿基础研究,推进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全面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建设人工智能制造业创新中心及一批创新载体,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引领和技术支撑能力。

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学前沿导向,在理论和应用基础两个层面组织实施重大基础科研专项,突破人工智能领域共性理论问题,夯实人工智能科学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支持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跨媒体感知计算、混合增强智能、群体智能、自主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创新性架构、高级机器学习、类脑智能计算理论与方法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责任单位:市科技创新委)

专栏1 基础理论研究

深度学习理论。研究深度学习、分布式学习与交互、小样本学习、强化学习、迁移学习、无监督学习、弱监督学习、主动学习等学习理论和高效模型等机器学习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类脑智能计算理论。研究形成类脑复杂系统及类脑控制等理论和方法,重点突破类脑的信息编码、处理、记忆、学习与推理理论,建立大规模类脑智能计算的新模型和脑启发的认知计算模型。

跨媒体感知计算理论。研究主动视听知觉、自然言语、类人、自主学习、推理引擎等感知及计算方法,重点突破低成本低能耗、复杂场景、自然环境下的听视觉与言语感知等理论和方法,实现超人感知和高动态、高维度、多模式分布式大场景感知。

混合增强智能理论。研究人机混合增强智能、人机智能共生的行为增强与脑机协同、机器直觉推理与因果模型、联想记忆模型与知识演化方法。开发人机协同智能系统、复杂数据和任务的混合增强智能学习方法、云机器人协同计算方法等。

群体智能理论。研究突破群体智能结构理论、方法、算法,建立群智激励算法,形成基于互联网的群体智能理论体系。

自主协同控制与优化决策理论。研究面向自主无人系统的协同感知交互、控制与优化决策,人机物三元协同与互操作等理论,形成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创新性理论体系架构。

2.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开发面向人工智能的关键基础软件,发展数据深度搜索、知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核心算法,重点强化计算机视觉优势,发展新一代语音识别技术、跨媒体感知技术、自主无人智能技术,形成成熟、完善的技术体系。(责任单位:市科技创新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

专栏2 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人类视觉的认知与交互激励,面向现实复杂环境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真实场景下多视角目标跟踪与行为分析,文本/图像/视频等多模数据深度理解、搜索和学习等核心模式。

语音识别技术。研究新一代语音识别框架,口语化语音识别、个性化语音识别、音视频融合、语音合成等技术的创新应用。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短文本的计算与分析技术,跨语言文本挖掘技术和面向机器认知智能的语义理解技术,多媒体信息理解的人机对话系统。

跨媒体感知技术。研究知识服务技术,重点突破知识加工、深度搜索和可视交互核心技术,形成跨媒体知识图谱,突破知识挖掘、知识图谱构建与学习、知识演化与推理等技术。

自主无人智能技术。研究自主无人系统计算架构、复杂动态场景感知与理解、实时精准定位、面向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智能导航等共性技术。突破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汽车等交通自动驾驶技术、高端智能自主控制技术、自主机器人技术。

3.建设产业创新载体。建设人工智能制造业创新中心及一批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整合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创新研发载体优质资源,以细分领域重点应用需求为导向,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建设一批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平台,在人工智能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关键核心领域开展创新项目合作,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责任单位:市科技创新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

专栏3 建设人工智能创新载体

制造业创新中心。依托深圳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等创新主体,建设人工智能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前沿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智能产品和行业应用,开展技术研究、标准研制、新产品研发、试验验证、应用推广等工作,加速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

重点实验室。布局一批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鹏城实验室、基础研究机构围绕人工智能开展跨学科、大协同创新攻关。支持企业人工智能实验室推进数据挖掘研究、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多行业的快速结合及产业赋能,推动相关算法、模型、数据的开放共享,引导更多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参与协同创新。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