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九大无人零售方案详解
来源: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7-07-11 08:48
分享:

国际电商巨头亚马逊去年推出AmazonGo无人商店,其“即拿即走,免排队”的超前购物体验一经发布便广受业界瞩目,一时之间,无人商店俨然已成为全球零售业的一种新趋势。

反观国内市场,新零售势头正方兴未艾,行业对新技术、新应用尤为饥渴,加上国内市场堪称全球领先的移动支付态势,一时之间,无人商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笔者将全球九大无人商店方案进行汇总整理,并对其所采用的技术进行了解读。全球九大无人零售方案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大名鼎鼎的AmazonGo

亚马逊推出的AmazonGo,除了顾客无需结账,即买即走,免去了顾客排队的苦恼外,AmazonGo跟普通的零售店几乎没有区别,其商品摆设与普通零售店亦基本一致,主要销售即食早餐、午餐和晚餐,以及每天新鲜的小点心。此外还包括面包、牛奶、手工奶酪和本地制作的巧克力等。

AmazonGo的购物流程较为简单,消费者在进入AmazonGo进行购物时首先需要一个亚马逊帐号,并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安装亚马逊的应用软件,用户打开手机并进入商店后,在入口处会对顾客进行人脸识别,确认用户身份。当消费者在货架前停留并选择商品时,摄像头会捕捉并记录顾客拿起或放下的商品,同时,置于货架上的摄像头会通过手势识别判断顾客是否将货物置于购物篮还是只是看看然后放回原处。

从技术上讲,AmazonGo主要运用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和传感器融合技术,这三项技术几乎都是当下最为热门前沿的技术了,笔者认为,这些前沿技术的大规模实施肯定会造价不菲,相信这也是当前AmazonGo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原因之一。

一般而言,如果从顾客的角度来判断购买行为显然会非常复杂,但从货架的角度来看就要简单得多,此时的核心动作只有两种,即拿走或放回,AmazonGo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货架前的摄像头会采集用户手在进入货架平面前的图像,当用户手在货架上拿上商品离开时,此时的图像亦会被采集,然后将两次采集的图像进行对比,判断出用户是拿出货物还是放入货物。

那么,AmazonGo内的商品是如何实现与人关联的?这就需要依靠室内定位技术。

AmazonGo定位依靠的是图像分析以及音频来实现的,首先通过店内的摄像头检测用户及其方位,同时商店货架或者天花板内的多个音频根据各声音时差分析出用户的位置,此外,用户手机的GPS以及WIFI信号亦能协助定位的实现。

讲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了,AmazonGo为什么不采用RFID呢?这样的话,AmazonGo的诸多BUG就被很好解决了,聪明如Amazon这般,不可能没有想到过利用RFID技术,之所以没有,Amazon肯定有自身的战略考量,个中缘由,恐怕得去问杰夫·贝佐斯了。

阿里淘咖啡

说到了亚马逊,阿里巴巴恐怕也不得不提及了。作为阿里实验室筹划已久的“无人零售计划”中的第一个应用场景,“淘咖啡”将在7月初的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亮相,“淘咖啡”是一个占地200平方的线下实体店样板,集商品购物、餐饮于一体。

下面不妨来看看“淘咖啡”的购物过程是怎样的。

消费者进入淘咖啡的整个购物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进店,用户首次进店需打开“手机淘宝app”,扫码获得电子入场码,同时签署数据使用、隐私保护声明、支付宝代扣协议等条款,顾客将手机放在认证闸机上方以通过验证即可开始购物,之后全程无需再掏手机。

接着是选购,用户可在店内拿起任何一件或者多件商品,或者在餐饮区点餐,这个过程与日常的购物并无二致。最后是支付,支付的过程是通过一道结算门完成的,离店前,用户必须经过这道结算门。结算门由两道门组成,当第一道门感应到用户的离店需求时,它便会自动开启,用户走出这道门后,系统会自动对顾客所买的货物进行识别与结算,结算完成后,会有语音提示顾客此次购物所花金额,随即第二道门便会自动打开,顾客离店。

阿里的这套无人零售技术主要涉及三大核心技术,即生物特征自主感知和学习系统、结算意图识别和交易系统及目标检测与追踪系统

对商品的识别是如何实现的?主要依赖结算意图识别和交易系统来完成,如前文所言的结算门,它是由两道门组成,对商品的识别过程就是在这两道门之间完成的,阿里的这套系统究竟是通过RFID技术还是机器视觉识别来完成对商品识别的,目前还不能十分确定,笔者以为机器视觉识别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