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印发(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6-05 09:48
分享:

(四)空中交通

1.载运工具

(1)新构型新能源通用航空飞机技术

针对包括轻型水陆两栖飞机在内的通航轻型飞机使用环境恶劣,作业任务多样性、复杂性及危险性高于大飞机等使用特点和技术特点,开展高效绿色轻型多用途通用飞机总体综合设计、系列化、模块化设计技术,通用飞机新概念布局设计技术;研究新能源电动飞机电推进系统技术,通用飞机轻质、高效整体化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研制新能源电动飞机和先进通航轻型飞机,提升高效绿色轻型多用途通用飞机型号研发水平,发展我国通用航空战略新兴产业。

(2)新概念新布局无人运输机及现有机型无人化技术

针对翼身融合布局/支撑翼布局等新构型与燃料电池、氢燃料、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无人运输机概念方案,突破无人运输机模块化、轻量化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展新概念新布局无人运输机方案探索与产品集成研究,完成新概念新布局无人运输验证机;同时在既有技术集成和研发必要技术基础上,针对现有机型开展无人自主起降等技术研究,使其升级改造为无人运输机产品。

2.基础设施

(1)填海机场跑道致灾机制及减灾技术

随着沿海城市的不断发展,建造机场等特大型基础设施的用地十分紧缺,“向海要地”已逐渐成为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方向。针对填海机场的沉降致灾问题,研究填土在各种荷载(例如飞机冲击荷载、海浪荷载、时间荷载)条件下的沉降发展规律,揭示填海机场跑道沉降致灾的条件,突破长期工后沉降的实用预测和优化设计控制技术,研发以北斗导航控制的压实施工技术等,实现对填海机场的沉降致灾预防和控制。

(2)基于大数据的大型枢纽机场设计优化与评估技术

机场系统规模越来越大,航空器及相关资源种类、数量日益繁多,传统的机场设计技术已无法满足规模大型枢纽机场建设的需要。突破机场内空侧、陆侧及更大范围内的多源异构数据(如跑道、滑行道运行数据,航站楼内旅客相关数据、综合交通数据等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等)的实时采集与挖掘分析技术,以及基于机场大数据的机场系统设计优化与评估技术。

3.营运管理

(1)无人机安全管控技术与应用示范

针对无人机快速发展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和无人机飞行特点,研究合作型无人机机载身份识别和飞行跟踪技术,研发地面安全监控系统,实现无人机实时“认证、定位、跟踪、电子围栏、远程接管”;针对非合作型无人机,研究主被动低空多源监视技术和反制技术,实现无人机实时“发现、定位、追踪、反制”;制定无人机安全管控标准规范,建成区域级无人机管控系统,开展区域级示范验证。

(2)无人机物流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

针对即将爆发增长的快递物流无人机设计需求,研究安全、高效、节能的电驱动垂直/短距起降(V/STOL)无人机平台,面向物流应用的无人机模块化、轻量化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无人机与物流、仓储平台的自动交汇技术,无人机智能飞行控制与管理决策技术,高可靠机载控制器、地面站、远距离数据图像实时链路集成技术,无人机运输网络优化配置策略,多机、多任务组织调度策略。结合无人机安全管控技术,开展无人机物流关键技术应用验证。

(3)机场场面安全运行与智能控制技术

深入开展机场跑道、滑行道智能化安全运行技术研发,突破大型复杂繁忙机场运行条件下航空器立体成像与精确姿态感知、分布式多传感器空时融合、助航灯光智能控制与引导、机载智能路由引导、地空数据链多网络无缝切换等关键技术,进行机场场面安全运行与智能控制系统工程示范,并提出相应技术标准与运行规范建议。

(4)大终端区多机场协同管控技术与验证

瞄准大型终端区多机场高效协同运行的迫切需求,通过“数据协同”“平台协同”“决策协同”三个层次,构建大型终端区机场飞行区安全运行管理和多机场协同运行的技术体系架构,突破大型机场飞行区安全运行管理、多机场海量业务数据的处理信息挖掘与协同共享、多机场航班协同放行与航班进程协同监控、航站楼内资源和场面资源的实时预警与协同调度等关键技术,研发相应的技术支撑平台,并应用于“京津冀”大型终端区多机场的实际运行中,实现大型终端区多机场运行由传统分离、被动响应型向协同、主动预警型的运行模式的转变,提高大型终端区多机场的协同运行能力和运行效率。

(5)基于高精度航空气象预报的空地协同飞行调控技术

气象是造成航班延误及航空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航空气象保障能力的实时性、精细度、精确度提出更高要求。重点研究突破航路气象数据精细化整合技术、航路气象高精度预报技术和空地协同飞行调控技术,实现空地协同飞行调控,采用优选航路飞行,减少航班延误和燃油消耗。

4.创新能力

(1)基于大数据的全景化智能化虚拟空域安全运行仿真与评估平台

从多源异构海量信息中挖掘信息情报和知识资源,实现空域安全运行的精细化评估与调控,是大数据技术在空中交通领域的应用发展方向。重点研究航路网数据的实时获取与传输、空中交通多源数据融合、大数据环境下交通行为建模、分析、预测与挖掘等技术,为空中交通系统的安全、有序、高效运行提供数据支持;基于空域运行大数据,运用先进的分布式仿真、智能学习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从航线网络的角度对空域结构规划方案评估提供支撑,从空管运行的角度对交通流量调控和安全调控技术仿真和评估提供支撑。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