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印发(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4-17 12:00
分享: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济南市人民政府

2017年4月10日

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

为促进全市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增创实体经济发展新优势,助推“四个中心”建设,市政府确定集中突破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医疗康养、文化旅游、科技服务十大产业。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理清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服务经济主体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强力支撑、现代都市农业加快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536.1亿元,人均达到13700美元,高于全省3455美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9∶36.2∶58.9,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居全省首位,高于全省11.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3.7%,居全省首位,高于全省9.9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电子信息制造、交通装备、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在全国具备较强竞争优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76亿元、852亿元和1043亿元;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蓬勃发展,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1亿元、700亿元。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取得积极进展,信息软件、产业金融、现代物流等领域发展优势突出,实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2352亿元,产业规模列全省首位,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20亿元、社会物流总额2.1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211亿元、旅游消费总额847亿元、规模以上健康服务业营业收入561亿元,“济南服务”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重点企业支撑有力。龙头骨干企业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有力推动了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高性能服务器、网络设备、大容量存储器、云服务终端等云计算产业链全国领先,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1亿元,“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量子公司自主研发的量子安全通信系统和光电子器件系列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中国重汽集团已形成九大系列1700多个车型,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已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7亿元。二机床集团自主研发的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汽车冲压生产线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山东天岳作为国内最大的碳化硅单晶材料生产和加工企业,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两家同时掌握N型和半绝缘型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晶正电子攻克铌酸锂单晶薄膜制备关键技术,填补了世界空白。齐鲁制药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1亿元,抗生素类原料药、抗肿瘤类原料药等产品具有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水平。圣泉集团拥有亚洲最大的酚醛树脂生产线,呋喃树脂产销量居世界第一位,在全球首创生物质石墨烯并率先实现商用。盖世物流获评首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佳怡物流、奔腾物流处于全国零担物流领先地位,济南铁路局、山东高速物流成为多式联运领域骨干龙头企业,传化物流公路港项目落户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了山东影视集团、山东出版集团、山东旅游、嘉华国旅等一批骨干企业。

(三)载体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围绕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我市制定实施产业布局规划,明确重点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加大产业整合力度,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优势资源和规模企业向符合产业布局要求的园区集中,初步形成了主城区发展服务业、各类开发区和园区发展工业的产业格局。济南高新区充分发挥全市经济建设主战场作用,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创新优化体制机制,依托五大片区加快构建“一区两城两谷”产业格局,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为有效吸引要素资源集聚搭建了更高平台。济南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等省级开发区功能日益完善,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支撑。中央商务区建设全面启动,将成为产业金融、新总部经济、创新创业创意和现代商务服务业的重要载体;汉峪金谷、创新谷等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为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

(四)创新优势不断增强。我市为全省科教人才中心,驻济普通高等院校43所,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51家,各类人才总量约150万人,科教资源富集、人力资源雄厚,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确定的创新型城市试点,已经初步形成较具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拥有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信息产业高技术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平台载体,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成为全国第三家投入运行的千万亿次超算中心,量子技术研究院成为国内量子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为我市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支撑。作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国家级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我市生物制药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在全省居于优势地位。在交通装备、机械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共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29家,主导制定了多项国际标准,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五)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先后出台了稳增长50条、财政政策支持28条、供给侧改革19条以及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为推进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济南机场跻身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米字型”铁路枢纽加快优化,“铁公机”多式联运优势凸显,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提高。积极实施各类高端专业人才引进计划,人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持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各类金融机构达502家,产业金融中心建设全面启动,能够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资金资本支撑。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等示范试点建设有序推进,为优化政策制度环境,加快推进创业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明确优势潜力的同时也要看到,与先进城市相比,与“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目标要求相比,我市实体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总量不大。生产总值长期处于全省第3位、副省级城市第11位,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居全省13位,服务业比重相对较高,但总量较青岛少1630亿元。二是结构不优。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4;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不足30%,其中重工业比重近80%;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不快。三是后劲不足。重点建设项目中产业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偏少,“十二五”时期工业投资仅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不足1/3。四是活力不强。民营经济占比较低,民营经济增加值比重仅37.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9个百分点;县域经济整体实力较弱,县域经济比重仅为42.9%,远低于青岛、烟台等市。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