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3-28 13:53
分享:

(六)绿色低碳产业。顺应新能源技术应用系统化、模块化、分布式方向,优化风能、太阳能布局,推动生物能的推广应用。把握全球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智能化的科技发展趋势,完善地方性标准规范和政策体系,推进纯电动、混合动力及低能耗汽车技术创新。加快节能环保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促进形成绿色产业结构、绿色增长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助力“生态山东”和“绿色山东”建设。到2020年,建设30个循环经济示范基地、300个示范企业,培育发展一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

1.新能源。

高效发展风能。重点发展陆上3兆瓦以上、海上10兆瓦以上大型发电机组,加快研发先进高效、应用广泛的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组,提升大尺度叶片、轴承、齿轮箱、控制系统、变桨系统、偏航系统等关键部件的自主化水平。发展风电机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风电场功率预测、远程监控、能量管理、区域集控系统,提升风能监测应用水平。到2020年,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400万千瓦时,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8.6%。

优化发展太阳能。大力实施光伏“领跑者”行动和光伏扶贫工程,促进先进光伏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提升热利用的层次,重点发展大型中温平板集热器、选择性吸热体涂层材料、储能材料和系统等产品。积极发展光热发电产业,研发制造聚光场控制装置、抛物面槽式吸热管、塔式吸热器、菲涅尔吸热器、350℃以上高温传热流体等先进技术和装备。发展离网、微网、分布式并网及公共电网侧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到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时,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6.1%。

推广发展生物质能。鼓励采用气化、固化、碳化成型等联产技术,用于秸秆集中供气、供热或供电。推动生物质能装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突出发展大型沼气发电机组、低热值生物质燃气发电机组、高效低耗大功率压缩成型机、规模化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工艺和成套设备。提高生物液体燃料的供给水平,以燃料乙醇推广为契机,研发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航空生物燃料、合成生物燃油的先进工艺和成套设备。到2020年,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30万千瓦时,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1.4%。

2.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

发展新型电池和电控系统。重点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铅炭储能电池等高端电池,加快燃料电池、氢能电池等新型电池研发及产业化。积极推进高性能、高可靠性动力电池生产、控制和监测设备创新,提升动力电池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鼓励采取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加快研发突破新一代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推进“双80锂电池”集中式管理系统、电动大巴锂电池分布式管理系统、电动乘用车整车管理系统的商业化。

壮大整车规模。推动由整车企业联合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设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以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为契机,依托中通客车等龙头企业,研发制造续航里程更长、舒适性更优的新能源客车,建设配套体系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完善挂牌、保险等保障体系,推动安全、适用、便捷、低成本的低速电动车发展,着力满足乡村出行需求。推动国Ⅳ及以上低能耗发动机在重卡汽车的推广应用,降低卡车排放水平。到2020年,建成聊城、临沂、枣庄、潍坊、德州等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纯电动轿车、载货电动车等各类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00万辆。

3.高效节能。

推进工业节能。开展余热余压余气利用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发展烧结及炼钢烟气干法余热回收利用、火电厂烟气综合优化系统余热深度回收、乏汽与凝结水闭式回收等节能工艺。推动焦炉煤气制LNG、高炉煤气富化提纯装备在钢铁、焦化等行业的示范应用。提升先进锅炉窑炉技术,发展工业锅炉等离子点火、燃烧自动控制调节、富氧/全氧燃烧等高效煤粉燃烧装备,燃油、燃气工业窑炉采用高温空气燃烧装备。推动制造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促进风能、大阳能与传统能源的集成管控和有序应用。

推动建筑节能。深入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研究开发高性能建筑保温材料、光伏一体化建筑用玻璃幕墙等节能建筑材料与产品。完善提高绿色建筑标准规范,鼓励采用节能建筑门窗、隔热安全节能膜、屋面防水保温系统等建筑节能新材料产品。鼓励引导商业地产和工业厂房推广绿色建筑,推进大型公共建筑、居民住宅开展节能改造,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不断提高用能效率和管理水平。

4.先进环保。

提升环保装备技术水平。发挥国家和省级节能环保示范企业的引领作用,研发制造废水电催化氧化、活性炭厌氧生物流化床预处理、污水脱氮除磷、重金属污水深度处理、有机废水膜处理、臭氧水高级氧化还原降解等水处理关键装备和材料。围绕冶金、焦化、玻璃、建材、石化、化工、喷涂、包装印刷、中小型燃煤锅炉、移动交通设施设备污染源等行业废气污染治理,推进高效除尘、脱硝、脱硫、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高效烟气脱硝催化剂及循环再生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利用。

开发应用环保新产品。开发膜材料和膜组件、高性能防渗材料、高效金属及陶瓷过滤器、离子交换树脂、生物滤料、高效活性炭等环保材料。推动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等环保药剂在油田开采、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鼓励研发便携、准确的在线连续监测设备,形成系列化的污水、废气、工业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产品以及汽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设备等移动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产品。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