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康复机器人产业链图谱研究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3-12-07 17:28
分享:

二、上游分析

1.伺服电机

近年来,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受到下游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设备等产业扩张的影响,伺服电机在新兴产业应用规模也不断增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伺服电机行业分析及发展预测报告》,2022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达181亿元,同比增长7.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伺服电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95亿元,同比增长7.7%;到2024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将超200亿元。

数据来源:工控网、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伺服电机起步较晚,目前国内伺服电机市场仍由外资主导,外资品牌占比达65%。国产品牌汇川技术市场份额占比排名第一,市占率达15.9%。安川、台达、松下及三菱,占比分别为11.9%、8.9%、8.8%及8.3%。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传感器

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智能传感器技术及产业,陆续推出智能传感器专项政策支持,助力智能传感器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2018-2022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从883.17亿元增长至1210.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308.3亿元,2024年将增至1428.4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控制器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拥有广阔的终端产品消费市场、完善的电子产业配套体系以及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全球智能控制器产业逐渐向国内转移,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智能控制器产业前景预测与战略投资机会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达3.06万亿元,五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7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达3.44万亿元,2024年将增至3.86万亿元。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智能传感器重点企业包括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华润微、大立科技、歌尔股份、汉威科技、高德红外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4.减速器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下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减速器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全球及中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21亿元,同比增长5.0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中国减速器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387亿元,2024年增至1467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2年我国谐波减速器市场竞争格局中,哈默纳科市场份额最大,占比38%,其次是绿的谐波市场份额为26%。目前,我国国产品牌在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国产谐波减速器已基本可以实现国产替代,在减速比、输出转速、传动精度等方面和海外品牌差距明显缩小。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