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同城化“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印发(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9-29 13:53
分享:

第二章 总体要求

“十三五”时期,要紧紧围绕将广佛区域建设成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区和全国同城化发展示范区等重大目标,提升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同城化水平,做好同城化各项工作。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创新同城化体制机制为动力,以优化区域功能布局为引领,以建设同城化合作示范区为重点,积极探索同城化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建设成为全国同城化发展的示范区和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区。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以国家、省赋予两市改革试点任务为突破,深化同城化体制机制创新,破除行政和市场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共同促进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探索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同城化路径。

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发挥两市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促进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探索重大项目、平台共建和利益共享机制,全面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公共政策等对接合作,形成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的新局面。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加强开发管控,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全面融入同城化发展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内外统筹,开放发展。协同推进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战略,创造对外开放发展的新优势。以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区为重要目标,强化广佛两市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内外联动、合作共赢的同城化格局。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以提升两市人民幸福感为根本落脚点,以强化同城发展理念认同为先导,统筹兼顾区域整体利益和两市自身发展需求,充分重视社会公平,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使更多群众在同城化发展过程中受益。

第三节 总体定位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区。积极探索广佛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端要素有效合作利用模式,形成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枢纽型基础设施、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开放合作高端平台,城市辐射带动和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在国际城市网络体系中发挥重要的资源配置作用,努力将广佛地区建成面向全球、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区,成为引领和支撑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引擎。

全国同城化发展示范区。突破制约广佛同城化深层次发展的制度性障碍,锐意改革、先行先试,不断完善同城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合作,在市场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等重要领域和关键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形成协同高效、资源共享、功能齐全的广佛同城化发展新格局,引领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和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为全国城市推进同城化发展提供示范。

粤港澳合作核心枢纽。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落实CEPA(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先行先试系列政策及粤港澳合作系列协议。发挥广州综合性门户城市功能,结合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建设等政策优势,携手港澳,探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新模式,积极搭建交通、产业、商贸、文化、科技、金融、创新等各种合作平台,全面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提升广佛同城化的国际化水平,构建接轨世界、服务全国、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区域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珠三角自主创新引领区。充分发挥广佛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加强与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互动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参与全球创新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端研发机构,引领珠三角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促进区域内外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设区域创新源泉和高地,打造成为珠三角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区。

国家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坚持高端发展战略取向,推进广州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佛山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综改试点,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世界级企业和知名品牌,把广佛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成为引领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广佛同城化发展实现新跨越,广佛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对接成网,产业分工合作取得新突破,创新能力大幅跃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两市经济总量稳步增加,经济融合发展程度进一步上升。“十三五”时期,广佛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2020年达到3.9万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20年达到17万元。

基础设施对接成网。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重大交通枢纽的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两市基础设施对接成网。2020年,广佛地区地铁通车里程达572.3公里,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8000万人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2500万标箱、港口货物吞吐量达6亿吨。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率先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2020年,广佛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1%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9%以上。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机构,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同城化机制更加完善,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创新发展一体化格局。2020年,广佛地区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9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23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环境和空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生态环保联防联治新格局基本形成,两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区域整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绿色优质生活圈初步建成。2020年,广佛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6.58%。

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再上新台阶。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体育等领域资源共建共享,社会保障、就业、人才等领域服务实现同城化。2020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9万元,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13人,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超过40张。

展望2030年,全面实现同城化,率先实现现代化。区域空间布局及功能分工合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基础设施体系联网,产业联动融合发展,社会事业发达,公共服务均等,城乡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殷实,优质生活圈全面建成,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大都市区,携领珠三角地区建成世界级城市群。

专栏1 广佛同城化“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