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金融运行报告:金融机构实现净利1506.2亿元 增长9.0%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8-07 16:20
分享:

(五)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自贸区金融改革,持续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推动上海“金改40条”等改革细则落地实施。进一步完善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政策框架,制定《关于促进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平台建设的意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试行)》、《自贸区跨境债券业务登基托管和清算结算》等实施细则。推动成立上海市金融学会跨境金融服务专业委员会。在自贸区成功发行首单上海市政债30亿元。组织商业银行发行自贸区跨境同业存单,发行和投资主体扩大至外资银行。面向国内外推出以人民币计价、交易和结算的黄金集中定价交易业务的“上海金”,深化黄金国际交易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发布《关于进一步拓展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通知》,紧密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拓宽自由贸易账户服务功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中国制造2025”等经济活动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跨境金融服务。

2.继续有序推进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推进落实《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自贸区外汇创新业务继续深化发展,7项自贸区外汇改革创新成果实现复制推广。积极推动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航运企业国际运费结算平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两平台、一窗口”建设。全面实施外债意愿结汇管理,对资本项目收入的使用实施统一的负面清单管理。继续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开展外债比例自律管理试点。

3.建立完善金融综合监测分析平台,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加强扩区后自贸区信息的共享,研究构建“三位一体”的风险监测管理系统,探索实施金融综合监管。日常管理中,建立了“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的监测系统;针对跨境金融活动,建立了跨境金融综合监测室;针对境内复杂金融活动,研究建立跨行业、跨市场和新兴业态的金融综合监管监测分析系统。三年来,上海自贸区的风险管理能力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发生一单重大风险事件。

4.支付结算平稳增长。2016年,上海市支付系统直接参与方48家。2016年,上海市大额支付系统处理业务9856万笔,同比增长2.2%;小额支付系统处理业务31600万笔,同比增长9.7%(见表9)。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