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6-02 15:46
分享: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期间,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持续、快速、融合发展,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上海产业转型创新、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进入攻坚期,全球卓越城市建设起步。把握产业发展“互联、智能、绿色”新趋势,促进生产方式变革,推动经济转型,是两化深度融合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1、新兴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国际产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以“大云物移智”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工业科技不断涌现,这些新兴科技推进产业不断融合创新,导致全球产业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以数字竞争力为核心的新型产业竞争不断加剧。美、德、英等发达国家实施“美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英国工业2050战略”,不少发展中国家依靠低成本加速吸引国际投资,围绕抢占制造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愈演愈烈。

2、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供给结构优化需求迫切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成本上升、投资出口放缓等挑战,目前,东部沿海地区不断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纷纷承接产业转移。全国产业版图的调整优化对产业升级提出新的要求,“十三五”时期亟须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利用信息化技术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生产经营效率,改善产品品种结构,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3、上海启动新一轮创新发展,两化融合面临难得契机

未来五年,上海将深入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确立的战略,同时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继续推动智慧城市和信息经济发展,启动全球卓越城市建设。上海两化融合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加快新兴信息技术在产业各领域的高水平渗透,提升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辐射力;通过“互联网”促进产业的区域协作与国际合作,在更高层次上融入国内外产业体系。

三、指导思想、推进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历次中央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上海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互联网融合发展能力、资源集聚与利用能力、两化融合支撑能力,促进产业的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发展,以“融合、创新、开放、协同”为主线,助力构建信息经济蓬勃增长、先进制造业强力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推进原则

1.市场主导、政企协同。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但更突出市场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两化融合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

2.分类施策、整体提升。针对不同企业、行业、区域两化融合发展基础、阶段和水平差异,形成方法科学、机制灵活、政策精准的分类推进体系,推进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

3.自主创新、产业互动。将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但更突出产业创新。着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加快新型产业体系培育。

4、跨界融合、协调推进。两化融合工作领域由制造业为主转向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并举,加强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互动。

(三)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本市初步形成以两化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创新体系,各主要产业的互联网融合发展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资源集聚与利用能力、两化融合综合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上海两化融合发展综合水平指数达到105以上,成为国家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和全球先进“智造”高地。

——互联网融合发展能力。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网络制造、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快速发展,建立30个工业互联网示范样板工厂,培育300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应用项目,形成3个实践示范基地、10个功能性公共服务平台(标准、试验验证、人才培训及安全检测等),建设100家标志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争创2-3家国家级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涌现出20家以上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系统集成服务商。

——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利用新兴信息技术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能力显著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化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0.5%,形成20家智慧园区示范单位;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5%,关键工序数控化达50%。

——资源集聚与利用能力。加快上海平台经济、绿色经济发展,本市企业的全球资源集聚、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和资源精细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5万亿,新建20-30个工业云服务平台、3-5个工业大数据平台;本市各重点用能企业数字能源解决方案普及率达到90%以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相较2015年下降40%。

——综合支撑能力。下一代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安全防护能力、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创新能力显著提升,4G与5G用户普及率达到90%以上,千兆接入能力覆盖率达到95%以上;以“大云物移智”等新技术驱动的信息经济蓬勃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自评估、自诊断企业数达到1000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数突破100家。

附表:两化融合“十三五”规划主要发展指标

类别  指标  2020年目标值 
发展指数  两化融合发展综合水平指数  105 
互联网融合发展能力  工业互联网示范样板工厂  30个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应用项目  300个 
工业互联网实践示范基地  3个 
功能型公共服务平台  10个 
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100家 
国家级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2-3家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系统集成服务商  20家 
技术创新能力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化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0.5% 
智慧园区示范单位  20个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75%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50% 
资源集聚与利用能力  电子商务交易额  3.5万亿元 
工业云服务平台  20-30个 
工业大数据平台  3-5个 
重点用能企业的数字能源解决方案普及率  90%以上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比2015年下降40% 
综合支撑能力  4G与5G用户普及率  90%以上 
千兆接入能力覆盖率  95%以上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  1万亿元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达标企业数  40家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自评估、自诊断企业数  1000家 
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数  100家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