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影院上座率大势震荡走低 新时代下影院运营问题升级 (附图表)
来源:艺恩 发布日期:2017-12-19 18:00
分享:

市场认知不足、行业缺乏规范,影管公司陷入“囧”境

但是从行业整体看来,影院市场对影管公司整体认知仍显不足,不少业者将其视为“新鲜事物”而保持谨慎远观或存有偏见,又或者对其功能进行盲目夸大以为能“包治百病”;而从影管市场本身来看,又缺乏相对成熟的标准、模式和行业规范,使得市场陷入既受追捧却又外忧内困的“囧”境,掣肘了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首先,第三方影院委托管理与职业经理人管理在本质上都只是影院委托管理的一种形式。影院委托管理并不是一个所谓的全新的、颠覆性的新生事物,它与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形式有着相似的内核,实质都只是影院委托管理的一种形式。冠宇影管CEO金波在采访中表示,“对于影院、影投来说,无论是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还是交由第三方影管公司管理,实质上都是委托管理,只是委托的对象前者是个人,后者是企业机构。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追责、赔付机制的存在,使得企业机构托管或许比个人托管更有保障。”

其次,影管公司可帮助优化管理提升收益,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影管公司以提供专业影院管理服务为主要业务,旨在通过优化影院运营管理水平而提升影院整体收益,但是,不少影院、影投将影管公司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夸大嫌疑,将其视为“万能药”或是“救命稻草”。然而事实上,决定影院经营情况好坏的因素众多,前期投建和后期经营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并不是影管公司在任意阶段介入都会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更不能“包治百病”。如此前提到的所谓“保底赔付”,也是需要建立在甲乙双方对影院运营实际情况的把握和合理的预期之上的。

而市场之所以对影管公司的功能和作用产生误读,与影管行业自身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当下影院委托管理业务多为轻资产运营,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国内从事专业影院管理服务输出业务的企业众多,但尚未形成大量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优质企业集群,企业主体素质良莠不齐,大量影管公司管理经验不足,缺乏相对应的行业资源,经营格局亦较为有限。而且,其中不乏一些不作为甚至违法行为出现。从根本上来看,影管市场业务模式尚不成熟,也未形成有效的行业规范机制和标准,违约、违法成本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产生。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