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商业地产发展年度报告:共享时代,商业物业租金小幅上升
来源:观点地产网 发布日期:2017-11-22 15:46
分享:

行业分析

回首走过的近一年时间里,2017年中国商业地产发生了不少影响全行业的大事件。在短短四个月内,潘石屹将自己曾经“珍爱”的上海虹口SOHO及凌空SOHO出清,作价85.14亿元;而定下一亿小目标的王健林,作价199.6亿元,就将旗下净值331.76亿元总建筑面积328.63万平米的酒店资产包出售给富力。

看多看空皆有往来者,留下来的继续坚守,并从重开发转向重运营,越趋理性化。2017年,中国商业地产进一步优胜劣汰、去芜存菁,并涌出许多新的实践和探索,推动着行业的发展。

商业地产创新支点,原创IP盛行

兴起之初的IP,只是在游戏、小说、电影等文化创意产业里拥有极高的话语权,而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逐渐衍生出一种对相同文化和相同族群的认同和渴望。因此,IP的商业价值被逐渐重视,成为原创业态的主要发展脉络。

商业交易最核心的因素就是稀缺性,稀缺性产生在哪里,哪里就将出现交易入口。对于好的商业IP来说,不仅能瞬间击中大家的情感诉求,产生源源不断的话题,还能自带流量,带动相关业态的发展。

哈利波特、机器猫、迪士尼这些大IP,是被植入商业地产的首选,比如购物中心主办的线下IP主题展。2016年朝阳大悦城开始提出“自我IP化”,并先后举办了哆啦A梦展览、与原创品牌“吾皇万睡”合作举办实景体等。

2017年8月26日,朝阳大悦城筑起“仙剑城”,仙灵岛、仙剑客栈、水月宫,这些玩着游戏、看着电视剧长大的年轻群体对仙剑很有认同感,同时又极具消费能力。其次,借助新兴的VR等沉浸娱乐方式,还原粉丝心中的经典场景,也成为商业IP的核心亮点。

大悦城提供的数据显示,“仙剑城”开业头两天将朝阳大悦城的客流同比提升了11%,销售额同比上涨26%(次周末分别是8%和22%)。

随着“互联网+”热度的飙升,新的传播方式和新生代的IP不断涌现。201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广州正佳广场利用户外广场打造“正佳野餐季”两大活动。其中,“正佳野餐季”成为国内商界屈指可数的成功原创IP活动之一。

结合自身商业项目特性打造属于自己的IP,不仅能为消费者带来愉悦的体验,同时还能转化为经济效益。这也成为IP创新使用的新思路。

内资港资房企角逐,商业地产谁将胜出?

2017年,继在香港进行激烈竞争后,内资房企与港企将博弈的地点顺移到了内地,而相当一部分重心就放在商业地产上。

“规模即江湖地位”,这是内地商业地产商普遍信奉的金科玉律。但在港企看来,追求规模存在市场饱和的担忧,提高商业自持比例,通过精细化管理稳定现金流收入,才是商业地产企业提升利润空间的不二法门。

港资房企中,恒隆、新鸿基、九龙仓、太古等是精细化运营的代表,这也使得它们在大型商业项目供应井喷,行业租金普遍下降的大环境下,可以保持较好的租金收入及商业地产市场影响力。以九龙仓为例,2015年初的业绩会上,相关管理层就宣布商业地产是九龙仓未来在内地发展的重点。其希冀5年之内,内地商业地产的营业额可以占集团总量的30%以上。

从2017年中期业绩报告来看,太古地产净利增幅高达176.78%,溢利达147.63亿港元,上半年的租金收入总额为55.55亿港元。其中广州太古汇渐入佳境,半年零售额增幅达13%。

而内地商业地产商则有不同的坚持,规模是他们不能放弃的追求。当前,中国的商业地产行业尚处于战国时期,仅新开业的购物中心每年就达到300多个,这个数量足以让一家企业淹没在历史更新的洪潮中。

因此,对于内地商业地产商来说,如何快速、高效地实现布点,抢占市场话语权才是现阶段的重点。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