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资源保护利用和防汛“十三五”规划(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4-09 20:12
分享:

二、“十三五”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紧紧围绕本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方针,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总揽,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城乡一体、建管并举,不断提升水务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政府行政效能,为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安全为重,风险防控,提高市民安全感。坚守城市安全的基本底线,加强水务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管理,倡导“海绵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协调流域上下游关系,提高洪涝灾害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2.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提高市民体验感。围绕人的需求和全面发展,着力提高水务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市民对水的更高需求。充分认识水的自然属性,遵循水的自然规律,趋利避害,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设定水源地、河道等生态保护红线,降低城市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坚持控量提质,集约节约,提高市民获得感。遵循提升品质、节约资源的发展理念,推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优化完善集约高效的水务规划布局,结合城市更新有效提高水务配套标准,提高饮用水水质和水生态质量,逐步实现水资源科学配置与管控。

4.坚持政策引领,科学管理,提高市民满意度。牢牢把握智慧城市的目标,坚持政策引领,依法行政,创新管理,科学治水。围绕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健全体制机制,突出“智慧水务”服务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水务综合管理现代化水平。

(三)发展重点

按照中央新时期治水思路,结合上海市情、水情,在“十二五”水务发展基础上,从“完善体系,提升跨越”阶段向“补好短板、提标升质、注重生态、智慧管理”阶段延伸拓展。

1.更加注重防汛设施提标建设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以巩固和完善千里海塘、千里江堤、区域除涝、城镇排水四道防线为重点,明确与上海“全球城市”定位相适应的防洪(潮)除涝和排水标准,加强黄浦江河口建闸等前期研究,强化河湖水体调蓄功能,加快推进防汛设施的提标改造,进一步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提升预报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构筑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城市防汛安全综合保障体系。

2.更加注重水源地安全保障和供水水质提升。按照“原水集中、水厂集约、管网优化、管理到户”的城乡供水发展要求,坚持“两江并举、多源互补、量足质优、保护有力”的原则,建设和完善水源地保护体系,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力度,提升全市原水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深化全市战略储备水源地研究,完善多源联动的原水系统布局;进一步完善供水系统布局,逐步推进全市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强化清水连通互助、输配水高效、龙头水可控,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基本实现城乡供水均等化。

3.更加注重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环境质量根本改善。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污水管网和截污纳管工程建设,消除城镇化地区污水直排入河现象;开展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污泥处理处置和臭气治理工程建设,推进泥水气同治,做到与受纳水体环境容量相适应、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心城区雨水泵站截污能力建设,推进苏州河初期雨水治理;加快推进以骨干河道为重点的全市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持续开展河湖生态治理和中小河道轮疏,加强流域、区域引清调水,改善河网水质,力争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劣于Ⅴ类水体,进一步提高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4.更加注重郊区水务基础设施建设。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在继续加强城市更新,推进水务设施提标改造的基础上,着重结合郊区新城、大型居住社区、重点地区开发,持续加大政府对水务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郊区水务公共服务能力。结合本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聚焦25个农业乡镇,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低洼圩区达标建设、农村河道整治等,为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奠定基础。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