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1-09 17:45
分享: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特种设备科技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体系,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我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技保障能力,为降低特种设备事故率和死亡率、提高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效能、提升特种设备节能环保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大力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面向国家战略重大需求和特种设备行业创新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明确重点研发和能力建设方向,凝练国家急需的重大科技项目,攻克关键技术,解决瓶颈问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推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技进步。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特种设备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降低特种设备能耗为目标。通过提高科技保障水平,降低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和提高能效水平,既要突出对人民群众的安全保护,也要突出对环境的保护。同时,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全面提升特种设备科技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坚持国际视野。跟踪和分析国际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技发展趋势,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的制定,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建立广泛的科技创新协作机制,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的贡献者。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国特种设备走出去。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国特种设备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1.围绕建设特种设备制造质量强国,以全面提升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与节能水平为目标,突破基础性、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以及一批高精尖核心技术,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大部分技术领域实现与国际“并跑”,在2到3个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达到国际“领跑”水平。

2.围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全面落实特种设备系统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为目标,突破系统节能减排技术、产品绿色设计制造基础技术、运行智能控制关键技术、检测监测尖端技术,并集成及应用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节能评价网络化和系统化,节能管理技术智慧化,总体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在2到3个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达到国际“领跑”水平。。

3.争取10-15个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200-300个省部级项目立项,对涉及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与节能的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全面研究,取得一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成果应用效益明显增强,特种设备科技支撑和保障能力,以及科学监管水平明显提高。

(四)具体目标

1.在基础理论和设计制造方面,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基础理论、在用特种设备系统健康管理基础理论和在用特种设备系统节能管理理论与共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典型机电类特种设备的损伤、故障和失效模式基本清晰,一些特种设备新型材料和承压设备典型异种钢焊接接头的损伤机理及其演化规律基本清楚,为特种设备设计和服役期间的安全评价提供基础保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突破和掌握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特种设备设计制造水平进一步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性、可靠性和节能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