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经济成就回顾:经济腾飞 生活巨变(图)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0-08-24 18:29
分享:

中商情报网讯: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即将迎来成立40周年纪念日。回顾历史,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的40年,是深圳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的40年,是深圳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由弱变强的40年,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1、GDP高速增长

从历史阶段看,深圳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9-1992年,这是深圳特区初创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生产力得到巨大释放,经济呈现高速增长,1980-1992年,深圳GDP年均增长37.4%,远高于同期全国9.5%和全省14.1%的平均水平。

第二阶段是1993-2012年,这是深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支柱产业较快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邓小平“南方讲话”起,深圳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并从2000年以来重点确立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金融业稳居全国第三,以供应链、物流、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异军突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深圳开始谋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出台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政策,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1993-2012年,深圳经济平稳较快增长,GDP年均增长16.8%,高于同期全国10.2%和全省13.0%的平均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第三阶段,这是深圳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圳坚持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全力推动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这一时期,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2019年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27.09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飞跃

深圳特区成立40年,深圳乘风破浪,不断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

经济规模跃居内地城市第三。1980年,深圳GDP只有2.70亿元,1992年提升到317.32亿元,居内地城市第六位,1996年突破1000亿元,1997年和1999年分别跃升至内地城市第五位和第四位,2005年突破5000亿元,2010年突破万亿元大关,是全国内地第四个突破万亿元大关的城市。2016年较2010年翻番,是内地第三个GDP突破两万亿元的城市,首次居内地城市第三。2019年达到26927.09亿元,继续居内地城市第三。

人均GDP居内地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1980年深圳人均GDP只有835元,1981年突破1000元,1991年突破1万元,1992年提升至12827元,1980-1992年这一阶段,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倍,年均增长16.5%。2004年和2010年,分别突破5万元和10万元,2012年达到12.68万元。1993-2012年这一阶段,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倍,年均增长9.2%。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人均GDP平稳较快发展,2019年突破2万亿达到203489元,居内地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财政实力显著增强。1979年,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0.17亿元,1983年和1988年分别突破1亿元和10亿元,1992年提升至42.96亿元。1980-1992年这一阶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48.6倍,年均增长52.9%。1996年、2006年和2010年,分别突破100亿元、500亿元和1000亿元,2012年达到1482.08亿元。1993-2012年这一阶段增长33.5倍,年均增长19.4%。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益明显,2014年和2016年分别突破2000亿元和3000亿元,2017年达到3332.13亿元。2019年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73.2亿元,增长6.5%。

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交通运输网络飞速发展。深圳特区成立以来,深圳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步伐。随着港口、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运输设备升级换代,深圳交通运输能力显著提升,货物和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大幅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十分重要的保障。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1979年的0.61亿元提升到2019年的3.68万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工业增加值2019年达到9587.94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9年的1.13亿元提升到2019年的6582.85亿元。

——进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73.86亿元,比上年下降0.6%。其中出口总额16708.95亿元,增长2.7%;进口总额13064.92亿元,下降4.7%。出口总额连续二十七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

3、经济结构深刻变革

服务业比重上升,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深圳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在总体经济中比重下降,工业快速发展,服务业稳步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1980年的28.9:26.0:45.1调整为2019年的0.1:39.0:60.9。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80年的7036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10495.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80年的1.22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6406.06亿元。

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深圳确立并重点发展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2019年,深圳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达到17487.3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4.9%,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230.85亿元,占GDP比重34.3%。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有力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2019年深圳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0155.51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7.7%,较2012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

工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2年的70.4%提升到2016年的74.2%,提升3.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2年的57.7%提升到2016年的65.2%,提升7.5个百分点;因统计口径调整,2019年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1.9%和66.6%,分别高出全省15.6%个和34.6%个百分点。以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2012年的66.4%提升到2019年的73.8%。

三大需求结构持续改善。1980年以来,投资、消费、净出口三大需求对深圳经济拉动的协调作用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内销比重由2012年的48.1%提升到2019年的61.0%,提升12.9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比重提高,2019年工业及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20%以上,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4.6%;

4、发展动力加快转换

R&D支出占GDP比重居世界前列。2018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2%,较2012年提升了0.53个百分点,居全球前列。

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继续居全国前列。2019年全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26.15万件和16.66万件,分别增长14.4%和18.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8.29万件和2.61万件,分别增长18.4%和22.3%。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居世界前列。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75万件,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

创新载体大量涌现。2019年末全市各级创新载体2258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16个,部级创新载体604个,市级创新载体1537个。

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1979年零起步到2010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用了32年;从2010年的1万亿元迈向2017年的2万亿元,用了7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12年的12931.82亿元提升到2019年的26277.98亿元。增加值由2012年的4135.24亿元提升到2019年的9230.85亿元。

5、人民生活发生巨变

居民收入大幅提升,收入分享持续扩大。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的1915元提升至2019年的62522.40元。

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深圳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985年的1790元提升至2019年的43112.65元。随着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提高,深圳居民家庭越来越注重当下生活品质和未来发展潜力方面消费支出,“发展型”消费支出(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占消费性支出比重提升。

社会保障事业持续推进,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19年年末全市有1213.69万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166.64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

6.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总体水平大幅提升。1980年以来,深圳教育事业实现了由农村教育向现代化城市教育的巨大跨越。各类学校由1979年的340所增加到2019年的264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由1983年的1所增加到2019年的13所,基础教育学校由1979年的340所增加到2019年的2593所。各类在校生2019年达到232.24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1.3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94万人,普通中学47.74万人,小学106.90万人,幼儿园54.50万人。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