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医药工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印发(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12-11 16:20
分享:

(三)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壮大医药产业规模

坚持优化存量、做好增量并举,加快医药企业向开发区、高新区、工业园区集聚,推进医药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强对现有医药企业培育力度,进一步壮大自治区医药工业规模,增强自治区医药工业整体实力。一是做大做强重点优势藏药企业。加快实施优势骨干企业培育工程,着力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优势企业群体,带动藏药产业经济快速发展。选择重点企业,在新产品研发、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市场营销策划、藏药大品种培育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扶持。二是推动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区内医药企业采取联合、兼并、控股等多种形式,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整合重组区内“小散弱”型医药企业,促进品种、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对实现重组的企业依据规模和效益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三是着力招强引优,推动一批医药重大项目落地。充分利用国家支持西藏自治区发展的优惠政策,依托国内外重要展会平台和自治区组织的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利用全国药品交易会、中国中药博览会等平台,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医药龙头企业较为集中的援藏省市,围绕中(藏)药产业链、价值链的建设,在种子种苗基地、标准化种植、产品研发、仓储物流等中(藏)药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主动引进龙头企业到西藏投资建厂。

(四)推进公共平台建设,提升配套服务能力

加快自治区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自治区医药产业协作配套服务能力。一是医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藏药材生产技术服务平台、辐照灭菌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西藏大学、西藏藏医学院、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等一批高校院所、医疗机构、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加大产学研医一体化合作,建立涵盖医药与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剂型开发、药效评价、注册申报等各环节的产品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自治区医药优势企业、医疗和研究机构联合组建西藏中(藏)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西藏现代中(藏)药提取分离纯化、中试孵化和产业化服务平台,为自治区中小型医药企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特色化的中试和产业化服务。鼓励和支持自治区以外的中(藏)药企业、科研机构在西藏成立中(藏)药研发中心,加强藏药重大科研项目的合作力度。二是藏药材产品交易服务平台建设。依托优势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藏药材资源数据库和资源网络动态监测、评估平台,并与全国中药材资源信息网联动,及时反映中药材生产和市场动态,建立预警机制。积极促进藏药材生产与加工、基地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交易服务和产业连通。加快藏医药营销服务信息平台和现代化中(藏)药材仓储物流平台建设,推动传统流通模式互联网化改造,加强旅游特色药材购物平台和全国藏药材交易平台建设,支持产销一体化联盟建设。三是企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开展产融对接,通过集合银行、担保、融资租赁、风险投资、产权交易、小额贷款等多层次的投融资服务机构,建立多方合作、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支持藏药企业进行债券和上市融资,对于成功上市的企业按照自治区有关政策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加快实施技术改造,重点推进自治区医药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高经营管理、生产装备和清洁生产水平,实现绿色加工制造,提升自治区医药工业现代化水平。一是着力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实施“企业生产管控集成互联网化提升计划”,大力支持藏药材、饮片和藏药生产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引入现代信息化、智能化软硬件,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药品生产时间,降低人员成本。在藏药材方面,引入药材动态监测,提高政府对各类药材基地的监测和指导能力。二是提升医药工业智能制造水平。实施企业“智能化装备升级应用计划”,对医药生产关键制造工序、工艺流程和生产线实施改造升级,推动智能成套生产线、智能专用装备在藏药材加工、藏药生产等过程中的示范应用。大力支持优势企业运用智能成套装备,成体系建设智能化生产线,提高产品性能稳定性和管理控制水平。三是提升藏药绿色制造水平。加快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在医药生产中的推广应用,资源利用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达到制药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治区医药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