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黑龙江金融运行情况解读(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8-07 15:32
分享:

(二)一、三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2016年,全省产业结构为17.3:28.9:53.8,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4.9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分别增长5.3%、8.6%,分别高于全国2、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2.5%,低于全国3.6个百分点。

1.第一产业优势明显,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一是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全面铺开,完成实测土地面积1.39亿亩;全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19万个,综合经营型合作社新增129个;极落实大豆目标价格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设立省级玉米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玉米种植调减1922万亩,经济作物新增177.7万亩。二是优质高效农业积极发展。生态高产标准农田新增665.4万亩;实施“三减”行动;综合机械化程度已达到95.1%,位居全国第一;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7400万亩,认证面积等指标全国领先;新建水稻标准化育苗大棚6.2万栋。建设“互联网+”高标准绿色有机种植示范基地1170个;各类农村电商主体达到2.7万个,实现交易额135亿元,分别增长92.8%、123%;水稻、大豆、杂粮众筹营销突破30亿元。三是畜牧业发展较好。“两牛一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启动实施,在已建成182个单体存栏1200头奶牛场基础上,又投入43亿元,拉动社会投资201亿元,建设300头以上规模奶牛场146个、300头以上规模肉牛场210个、3000头以上规模生猪场197个。四是林业产业良性发展。出台《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基金。

2.工业形势仍然严峻,产业项目建设持续推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0%,高于上年1.6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14年以来持续下滑,2016年同比下降2.2%。在工业内部产业结构中,比重最大、负向拉动最突出的能源工业占比38.7%,比上年下降了6.3个百分点,虽然能源工业增加值继续萎缩,同比下降0.8%,但降幅比上年收窄2.9个百分点。为推动工业经济增效升级,全省开复工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7399个,增长23.9%,其中亿元以上1031个,10亿元以上110个。富锦象屿350万吨玉米仓储和60万吨玉米深加工、大庆沃尔沃SPA平台、哈尔滨长安福特汽车生产线等项目建成。举办央企合作交流会,签约项目60个,签约额1342亿元。

3.多角度促进服务业发展,大力培育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龙江供给优势的新增长领域。一是通过强化营销引入外部需求,促进旅游、养老、健康、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在省内外举办40多场大型营销推介活动,多轮次专业化推介龙江潜力和优势;举办黑龙江国际马拉松系列赛等赛事;通过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音乐厅等举办上百场文艺演出和各类文化艺术展览;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894.9万人次,增长12.7%;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跃居东北之首;夏季来黑龙江省休闲度假的外地老年人达124万人,增长90%;省外手机漫游入省用户达8211.3万户,增长14.2%;省外银行卡在黑龙江省刷卡交易额达2302亿元,增长39.4%。二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出现良好势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945.8亿元,增长13.7%;全省快递业务量(售出部分)达2.2亿件,增长72.3%;4G网络覆盖全部县乡。

4.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省委省政府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全省煤炭去产能1010万吨,封存炼钢产能610万吨。商品住宅库存比上年末减少1123万平方米。企业用电成本减少2.1亿元。“营改增”为企业减税51.8亿元。环境污染治理积极推进。秋季秸秆火点数减少46%,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达到91.5%,提高5.6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污染治理项目148个。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严格控制低质燃煤使用,淘汰燃煤小锅炉2210台。淘汰黄标车6.3万辆、老旧车7.9万辆。

(三)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价格持续下行

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高于上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5%,同比涨幅高于上年0.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5个百分点,已连续36个月处于2%以下可控水平(见图11)。其中,医疗保健、食品烟酒全年同比上涨居高,分别为3.7%、2.6%。

2.工业生产价格降幅收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上年持平。2016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下降4.9%、4.0%,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9.1个、7.8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出厂价格、燃料动力类购进价格降幅较高。2016年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保持稳定态势。

3.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农村地区涨幅高于城镇。2016年全省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为25736元、11832元,分别增长6.3%、6.6%,涨幅分别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提高0.5个百分点。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