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8-06-27 11:05
分享:

前言

为引导中药材产销衔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商务部于2012年初建立了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系统,集中采集发布中药材重点品种相关信息。目前,系统数据来源于100余个中药材产地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17家中药材市场、7家中药材网站及中国海关。

2017年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旨在客观呈现中药材流通市场运行状况,分析市场运行特点,展望市场发展趋势,为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学术机构提供参考。

2017年我国中医药新政密集出台,尤其是《中医药法》的实施以及《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发布,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在此背景下,全国中药材供给规模继续扩大,流通环节资源优化提升,集约化产地加工方式凸显,“互联网+”新型贸易方式兴起,中药材流通市场加快转型升级。

一、2017年中药材国内市场分析

(一)中药材市场价格整体保持平稳,品种价格波动幅度收窄

2017年中药材流通市场价格整体保持平稳,略有下滑。从反映全国中药材整体价格情况的“中药材综合200价格指数”(我国200种主要大宗中药材市场价格的综合加权)来看,价格指数在年初最高达到2700点,随后缓慢回落,年底12月31日点位为2350.80点,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016年的年初点位。从价格指数综合分析,2017年价格呈现小幅波动态势。

具体来看,我国中药材流通市场常见的741个中药材流通品种中,220个品种价格上涨,334个品种价格持平,187个品种价格下跌。与2016年相比,2017年涨价品种数量减少7%,价格持平品种数量减少12%,涨价和持平品种数量合计下降10%,价格下跌品种数增加48%。

220个涨价品种价格平均涨幅为24%(2016年全年涨价品种平均涨幅为39%),价格涨幅较去年收窄,市场进一步稳定。其中,价格涨幅排名前20的品种,平均涨价幅度为101%,与2016年相比涨价幅度大幅降低,涨价品种多以小品种为主,市场、资本和气候对品种影响较大。

187个价格下跌品种价格平均跌幅为13%(2016年平均跌幅为18%),价格跌幅较去年收窄,整体跌幅不大。其中,跌幅排名前20的品种平均跌幅45%,与去年持平。但是,大宗品种川芎、板蓝根分别下跌42%、36%,药食同源品种柠檬、益智仁分别下跌50%、43%,再加上产新后新货将大量上市,后期下行压力较大。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