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8-06-27 11:05
分享:

二、2017年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分析

(一)国际市场回暖,中药材进出口量齐增

2017年,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带动我国中药材出口数量增加,全年中药材出口数量22.35万吨,同比增长9.51%,但受国内部分药材价格下跌影响,中药材平均出口价格大幅跌至5.1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0.72%,中药材出口额11.39亿美元,同比微降2.23%。我国出口的主要品种有人参、枸杞子、肉桂、红枣、茯苓等。

2017年,我国进口中药材9.10万吨,同比增加13.62%,平均进口价格2.87美元/公斤,同比上涨14.15%,中药材进口总额2.61亿美元,同比增长29.69%,远高于我国货物进口额18.7%的同比增长。我国进口的主要品种有龙眼、西洋参、鹿茸、西红花、乳香、没药及血竭等。

(二)传统市场稳定,亚洲仍为进出口主要地区

2017年,我国向亚洲地区出口中药材18.54万吨,出口  额9.71亿美元,占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额的80%。其中,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是亚洲地区的主要市场,主要出口品种有人参、枸杞子、茯苓、半夏、地黄等。2017年,日本超越中国香港成为我中药材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出口占比达21.67%。我国对欧洲、北美洲等地区的出口占比则相对较小。

我国从亚洲地区进口中药材8.26万吨,占我国中药材进口总量的90.77%;进口额1.64亿美元,占我国中药材进口总额的62.79%。亚洲地区的主要货源国家为泰国、印度尼西亚和伊朗等,主要品种有龙眼,番红花,乳香、没药及血竭等。

(三)“一带一路”助力,带动中药材出口大幅增长

2017年,我国对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中药材出口呈现高速增长势头,出口量分别占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量的13.70%和34.01%,同比分别上升80.33%和51.43%,出口金额分别占出口总额的18.35%和25.89%,同比分别上升54.40%和38.35%,远高于我国中药材出口整体水平。

2017年,我国对越南中药材出口数量1.39万吨,同比增长261.15%,出口额高达1.12亿美元,同比增长398.60%,占我国对东盟中药材出口总额的54%,占我国对“一带一路”地区中药材出口额的38%。尤其是对越南中药材边境小额贸易发展迅速,边境小额贸易出口额占我国对越南中药材出口总额的88.70%。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