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6-14 10:26
分享:

完善综合枢纽集疏运系统。加快完善综合枢纽的集疏运系统,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泸州、宜宾等主要港口的疏港铁路、疏港公路建设,实施成都、宜宾、达州、绵阳、自贡、攀枝花、凉山等重要铁路货场周边道路畅通工程,推进综合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强公路与城市道路间的协调衔接,加快城市高速公路城市过境线、普通国省道城镇过境段建设,提高交通组织与转换效率。推动大城市充分利用骨干道路,分时段分路段实施城市物流配送,有效减少货物装卸、转运、倒载次数。

优化交通枢纽与物流节点布局。统筹综合交通枢纽与物流节点布局,强化交通枢纽的物流功能,推进物流园区与交通枢纽的衔接,构建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系统。加强对接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布局规划,推进实施成都、泸州—宜宾、攀枝花等一批全国性、区域性、地区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依托铁路、公路、机场和港口货运站,建设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西部铁路物流园区、川滇黔公铁联运物流集散中心、广运现代物流中心、攀枝花密地现代物流园区、阿坝州川青甘高原物流园区、宜宾临港国际物流园区等一批辐射范围广、具备多式联运服务功能的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在航空、铁路等交通物流中转节点,建设邮件、快件处理中心、专业快递园区、电商快递园区。

(四)提高多式联运服务水平。

强化多式联运服务。大力推进铁水、公铁、空陆、江海等多式联运发展,构建能力匹配的集疏运通道,配备现代化的中转设施,实现货运换装“无缝衔接”。加快以铁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集群发展,推进铁路线路引入内陆港、自贸区、报税港区、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提高集装箱铁水联运比重,推进成都至泸州、泸州至昆明、宜宾至昆明、成都至宜宾、泸州至攀枝花、攀枝花至宜宾等“铁水”联运班列双向稳定运行。推动开行成都至东部沿海城市间的直达电商专列,支持和促进蓉(渝)穗、蓉沪“铁水”联运班列增收上量,打通成都通往中亚各国的铁路国际联运新通道。开通成都至宜宾港、泸州港、重庆港集装箱城际货运班车,形成成都至长三角“公铁水”联运通道。大力发展与航班直接接驳的联程公路班—7—车、铁路班列,实现航空货流“无缝衔接”。

探索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引导企业创新多式联运全程运输组织模式,大力推行“一单制”联运服务。以成都国际铁路港路地合作运营模式为试点,开展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试点。搭建统一的多式联运资源共享平台,推动运营和服务创新,形成各运输方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合作机制。推进多式联运网络平台建设,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以“蓉欧+”为核心的快捷化多式联运通道和多式联运产品。先行探索建立省级公铁、水铁、甩挂联盟信息平台,发挥铁路骨干优势,大力推进公铁联运、水铁联运、甩挂联盟等物流联盟的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培育形成一批甩挂运输企业。

(五)优化一体化服务流程。

推行物流全程“一单制”。推动“一单制”运输在集装箱铁水联运、铁公联运两个关键领域率先突破。在铁路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基础上,优化“一站式”业务受理流程和场站服务流程。引导企业主动采用国家和行业标准,提供便捷运输,支持行业协会及会员企业制定出台绿色畅行物流单实施方案,实现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推进开展与“一单制”相关的技术、政策以及与国际规则接轨等方面的研究,积极开发多式联运业务“一站式”受理平台。

强化一体化服务保障。建立健全企业首站负责、安全互认、费用清算等相关制度。充分发挥多式联运经营人的组织服务作用。建立政府服务、企业管理、第三方监督的保障体系,确保企业对用户需求及时响应和反馈。适时推广和实施对赋码货物单元从起运地经运输仓储环节至目的地的全程监督服务,对物流各环节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和应急处置,确保衔接顺畅。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