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5-21 20:33
分享: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水问题作为优先领域,突出抓好防洪保安、水利精准扶贫、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小水电扶贫等民生“水”任务,让水利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人民群众。

——坚持以水为贵、节水优先。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从观念、意识、制度、措施等各方面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单方水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争取以最小的水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坚持人水和谐、空间均衡。正确认识和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大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妥善处理人与水、经济发展与水生态环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等多重关系,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坚持生态发展、环境友好。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把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注重保持河流、湖泊自然形态,力求水动、水活、水通、水连,使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使千河畅其流、千湖复其清,为维护生物多样性创造适宜的水环境。

——坚持统筹兼顾、系统治理。协调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利建设等关系,统筹考虑水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自然生态各种要素水平,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等有机结合起来,系统解决水灾害、水短缺、水生态、水污染等问题。

——坚持改革驱动、两手发力。本着“简政放权、市场配置,服务社会、惠及民生,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原则,协同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两手”发力,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添活力,在水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使水利体制更顺、机制更活、制度体系更加科学完备有效,显著提升湖北水安全保障能力。

(二)发展目标。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布局科学、功能完善,工程配套、管理精细,水旱无忧、灌排自如,配置合理、节水高效,河畅水清、山川秀美,碧水长流、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提出湖北省“十三五”水利发展与改革总体目标为:“两江防洪总体无忧,三条红线基本达标。江河湖库生态改善,城乡供水安全可靠。农田水利稳步推进,水电装机逐步提高。涵闸站坝运行安全,水利扶贫全面达标。行业能力大幅提升,管理改革初见成效”。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防洪抗旱减灾。基本建成全省主要大江大河及其重要支流防洪安全保障体系,长江达到防御1954年型洪水标准,汉江达到防御1935年型洪水标准,主要蓄滞洪区能正常安全运用运行,重要支流重点河段达到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主要湖泊达到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全省水库病险率控制在5%以内。骨干排涝工程排涝能力达到10年一遇。结合城乡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全省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0.9%以下。基本建立山洪与干旱预警防治体系,城乡洪涝灾害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