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5-12 17:56
分享:

4.生态影响持续减轻。从淘汰落后和改造升级两方面入手,扎实推进能源行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坚持“上大压小”、淘汰落后产能,累计关停落后机组337万千瓦。坚持示范先行、标杆引领,积极推进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50台机组(2787万千瓦)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15年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51.4%和51.0%,占全社会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降低20.8个和19.6个百分点。苏北五市全面使用国Ⅴ车用乙醇汽油,其余地区全面使用国Ⅴ车用汽油;南京成为首个推广使用国Ⅴ车用柴油的省会城市。

5.空间布局有效调整。根据沿海开发战略、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要求,针对“南高北低、梯度演进”区域发展特点,因类施策,调整能源布局。在全省普遍推广分布式光伏利用的同时,突出苏中苏北地区低风速分布式风能利用和沿海地区风电开发,苏中苏北及沿海地区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占全省80%以上。在从严控制新增规模的同时,逐步调整煤电布局,“十二五”时期苏中苏北新投燃煤机组占57%,苏南新投燃气调峰电站和热电联产机组占79.6%。注重全省统筹,初步形成多源供气格局,全力推进油气管网互联互通,着力构筑网源协同运行体系。

6.能源合作继续深化。在积极利用省外煤炭、油气资源的同时,跨省送电持续增长,建成四川锦屏—苏州特高压直流送电工程,省外最大受电电力由2010年881万千瓦,增加到2015年1559万千瓦,占全省最大用电负荷的比重由13.8%上升到18.2%,省外净受电量由2010年365亿千瓦时,增加到2015年693亿千瓦时,占全省用电量的比重由9.4%上升到13.5%。新疆广汇LNG一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徐矿集团参与锡盟外送电源项目、协鑫集团参股滨海LNG接收站项目等,均取得重要进展。

(二)存在问题。

我省经济规模大,能源资源禀赋少,环境承载能力弱,人均用能基数高,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依然存在,三个势在必行”。一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保供压力依然存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控风险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用能比重和品质要求明显提高,保障供给仍然是能源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二是资源对外依存加剧,短缺风险依然存在。虽然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步伐加快,走在全国前列,但电量占比小,替代能力弱。92%以上的煤炭、94%以上的原油、99%以上的天然气依靠外部,加之储备能力较为薄弱,导致长期保供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三是环境约束继续凸显,绿色发展势在必行。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相继实施,能源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要求我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扩大天然气利用,优化利用区外来电,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能源绿色发展进程。四是产业结构依然偏重,提升效能势在必行。虽然2015年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但二产内部重工业比重大,能源消费强度达到一、三产业的5倍左右。虽然能耗强度位居全国第五,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以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2—4倍的差距。倒逼产业转型,持续提高能效,是确保我省能源安全的根本途径。五是体制约束有待破解,深化改革势在必行。能源行业行政垄断、自然垄断、竞争性垄断和无序竞争现象并存,电价、气价、热价定价机制亟待完善。虽然当前国际油气价格大幅下滑,但因改革相对滞后,导致天然气利用受阻,供热价格倒挂,制约热电联产发展,影响燃煤锅炉整治。深化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成为推进能源发展的必然路径。

(三)面临形势。

从全球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增长乏力、复苏曲折,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围绕能源市场、创新变革的国际竞争仍然激烈,“五化”趋势明显。一是市场供求宽松化。非化石能源、非传统能源快速发展,成为能源供应新的增长极。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潜在增长率下降,能源需求增速放缓,全球能源供应能力充足,价格将较长时间低位运行。二是能源格局多极化。发达国家能源消费趋于稳定,世界能源消费重心继续东移,亚太地区仍为推动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非常规油气开发成本进一步降低,中东地区“一极独大”的优势趋于弱化,中东、中亚、俄罗斯、非洲、美洲多极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三是能源结构低碳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签署生效,进一步加快了世界能源低碳化进程,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逐渐成为世界能源发展主要方向。2030年,天然气有望成为经合组织国家第一大能源,欧盟可再生能源占比有望超过27%。除少数国家逐步弃核外,主要核电大国和无核国家仍将核电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四是能源系统智能化。能源科技创新加速推进,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智能电网和“互联网+”智慧能源加快发展,分布式供能和智能化管控加速应用,越来越多的用能主体参与市场交易,“人人消费能源、人人生产能源”的市场关系新形态正在形成。五是国际竞争复杂化。全球供求持续宽松,导致国际竞争焦点从重要资源掌控权、战略通道控制权,向资源定价权、货币结算权、技术标准主导权拓展。能源之争将更加持久、广泛地表现为国际政治、军事、货币之争,此消彼长、相互轮回将更加频繁。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