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印发(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4-28 08:59
分享:

八、完善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

以创新需求为导向,完善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多元化多层次综合研究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和基地建设,持续开展现代服务业理论、政策、商业模式、关键技术、标准规范、应用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持续创新发展。

(一)建设新型智库

持续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综合研究机构的支持力度。支持一批有条件的综合研究机构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新型智库,加强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前瞻、商业模式、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以及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为国家、行业和地方制定现代服务业创新政策提供决策支撑。

(二)布局重大创新基地

面向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继续支持原有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发展。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动态、新问题、新需求,新部署一批现代服务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基地,开展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研究,提高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持现代服务业创新型企业申报国家级创新基地,开展前沿和关键技术研究,参与国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完善政府资助的现代服务业创新服务平台的考核评价、财政补助和推优升级制度,实现优胜劣汰。

(三)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继续通过政策引导,支持有条件的现代服务业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大力吸引外资企业在我国单独或联合设立现代服务业技术研发中心。支持现代服务业企业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和协会,大力集聚海内外创新资源,促进各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以及现代服务业重点工程建设,实现从单个企业独立创新向整个行业协同创新转变。培育国际领先的现代服务企业,开展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示范,发挥其在创新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品牌。

(四)构建创新网络

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形成现代服务业开放创新新格局。在重点研究领域,统筹考虑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和战略目标,开放部分现代服务业科技计划项目,吸引海外顶尖科学家和团队参与。支持我国现代服务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推动现代服务业自主标准国际化。进一步支持现代服务科技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举办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国际论坛、学术交流等活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九、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撑体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以资金、人才、政策环境等为主体的支撑体系,发挥科技创新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一)完善多元投入机制

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公私合作模式,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等各类科技计划中,增加对现代服务业科技项目的投入,并将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纳入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专项基金的支持重点。发挥金融创新对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现代服务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电子商务、物流、创意设计、工业设计、印刷传媒等现代服务业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一批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转型,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培养一批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重大需求,面向金融、设计、技术转移等领域,在“千人计划”等国家人才计划中增加现代服务业科技人才的比重,引进国际高层次科技创新和管理人才。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现代服务业科技专家库,为地方和园区现代服务业战略咨询和人才培训等提供支撑。

(三)构建创新政策体系

完善现代服务业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和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等,研究现代服务业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加强对现代服务业企业的支持。改进现代服务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支持和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