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打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组合拳的若干意见(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11-21 14:18
分享:

中商情报网讯:近日,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出台了《关于切实打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组合拳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旨在为今后五年浙江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谋好篇、布好局。《意见》要求,到2022年,浙江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力争实现“79126”目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信息化发展指数保持全国各省(区)第1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全国第2位;培育形成信息经济核心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时尚产业、环保制造业、新材料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6个万亿级产业。

关于切实打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组合拳的若干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新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精准发力、综合用力、持续加力、政企合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

相统一,实施政府引导搭台、企业主体运作、全球精准合作、内外并购重组、推进股改上市、资源政策保障等组合拳,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建设工业强省、制造强省和信息经济强省,加快“两个高水平”

建设,为全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浙江贡献。

二、主要目标到2022年,全省工业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明显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浙江制造”在国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地位显着提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智能制造基地。

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力争实现“79126”目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信息化发展指数保持全国各省(区)第1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全国第2位,培育形成信息经济核心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时尚产业、环保制造业、新材料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6个万亿级产业。

三、工作举措

(一)政府引导搭台。

充分发挥发展规划的引导作用、试点示范的引领作用和政府在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服务创新等大平台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快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步伐。

1、充分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

围绕“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十三五”经信领域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的目标任务,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抓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省政府战略合作协议实施方案的落实。

重点培育信息经济核心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时尚产业、环保制造业、新材料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等万亿级产业,以及人工智能、柔性电子、量子通信、数字创意、增材制造等引领未来的重量级产业。

到2022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以上,重点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7%左右,形成10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各市、县〔市、区〕政府。以下各项工作均需各市、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不再列出)

2、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引领作用。

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开展“两化”

深度融合专项行动,实施信息经济“双百工程”,打造“云上浙江”、数据强省。支持杭州市、宁波市、湖州市等有条件的地区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示范区,分批创建“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县。

聚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绍兴综合试点,在10个传统制造业开展省级试点。每年组织实施百项产品升级和工业强基示范项目、百项新兴产业示范项目、百项绿色制造示范项目、百项“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分区域、分行业开展“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试点示范。

到2022年,建成一批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特色产业基地和能制造试点示范区,试点示范、全省推广、引领全国的长效机制基本确立。(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

3、高层次建设科技创新大平台。

加快实施推进“一转四创”建设“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行动计划,全力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科创平台建设。强化战略合作,加快引进建设一批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和重大科学装置,推动之江实验室建设,争创网络信息国家实验室。

以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省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发挥我省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省重点建设高校学科优势,形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的策源地。集聚全球创客资源,高水平打造一批海外创客的平台。

到2022年,力争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以上、省制造业创新中心10家左右。(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商务厅、省教育厅)

4、高标准建设产业创新大平台。

系统谋划大湾区、大通道建设中的产业布局,形成若干万亩级大平台、千亿级大产业。重点培育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支持台州湾区经济发展试验区等平台建设,加强重点湾区的互联互通。推动产业集聚区、高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提升发展,成为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加大产业园区整合提升力度,着力创建一批世界级、国家级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面临的共性难题,集中创新资源,省市县联动,政产学研用合作,因地制宜打造一批集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成果转化、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进一步集聚项目、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特色小镇。深化工业强县(市、区)、强镇示范建设,推动由大变强。坚持合理布局、量质并重,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园建设。

到2022年,工业年产值超千亿元的县(市、区)达到30个以上,培育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50个左右,创建经信领域产业特色小镇50个左右,新增小微企业园500家。(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

5、全方位建设产业服务大平台。

搭建全省招商服务大平台,逐步实现精准招商全球化布局,同步建设省级招商引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借助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等平台,组织开展招商引资引智活动。搭建产业协作平台,引导组建产业链联盟、技术标准联盟、市场合作联盟等各类产业联盟。到2022年,全省政府产业基金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撬动1万亿元以上社会资本投入实体经济,产业联盟在主导产业中实现全覆盖,行业服务和资源整合能力大幅提升。(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

(二)企业主体运作。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智能化+”  为方向,推动企业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标准化+”“设计+”等手段,改造传统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