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金融运行情况解读(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8-07 15:54
分享:

3.外贸进出口降幅收窄,实际利用外资小幅回落。受外需市场疲软乏力、周边国家货币贬值影响,外贸形势较为严峻。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76.6亿美元,同比下降10.2%,降幅比上年收窄1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进口分别下降10.8%、5.5%,贸易顺差135.6亿美元。积极与周边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支持优质企业走出去。积极引导企业利用外资,落实国家备案境外融资项目8400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0亿美元,同比小幅回落,主要投向服务业、制造业、农业等行业。

(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

2016年,新疆三次产业比例为17.1:37.3:45.6,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8.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向更加合理、协调、可持续方向调整。

1.农业经济形势良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2016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69.7亿元,同比增长6.0%。深入推进粮、棉、果、畜生产基地建设,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产量1512.3万吨;棉花种植向优势产区集中,产量增长2.6%;主要畜禽饲养规模扩大,猪牛羊肉及禽蛋产量分别增长4.4%、10.7%。

2.工业生产低速运行,盈利降幅收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11.7%,高于重工业9.2个百分点。经济活力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地方企业发挥支撑作用,分别增长13.4%和10.6%。超六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量实现增长,工业产品产销率98.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8%,增速由负转正;利润下降4.8%,降幅同比收窄45.3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较快发展,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3%。社会维稳成效陆续释放,促进住宿、餐饮、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和旅游总消费增幅超过20%。现代服务业加速推进,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网购、养老家政、医疗健康、文化体育、软件和信息等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大,“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成效。从去产能看,完成钢铁90万吨去产能任务,原煤产量增速比上年回落3.3个百分点,实行水泥错峰生产,水泥产量下降5.7%,减亏80%;煤炭、钢铁、水泥行业投资下降幅度超过30%。从去库存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连续14个月同比下降,原煤库存量比年初下降14.9%。从降成本看,自治区实施低电价、降低物流成本政策,累积减轻企业用电和物流成本51.6亿元;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清单,减轻企业负担20亿元;降低融资成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下降3.9%。从补短板来看,实施中国制造2025新疆行动方案,加快制造业创新发展;加大基础设施、精准脱贫、民生建设等重点及薄弱环节领域投资力度。

5.生态保护不断加强,节能减排预期目标全面完成。加强环境监管、建立洁净美丽新疆,17个县(市)新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示范区。严格环境执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清理整顿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了2.4%和2.5%。实施工业节能和绿色发展项目,工业产品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0.5%。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物价平稳上涨,工资水平持续提高

1.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较上年上涨1.4%,涨幅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连续10个月保持在1.1%-1.4%之间。八大类商品2和服务项目“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是带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高于农村,分别为1.4%和1.3%。

2.生产价格指数降幅收窄。受国际初级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5.5%,降幅同比缩小12.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上涨1.8%,重工业下降6.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5%,降幅同比收窄11.2个百分点。

3.劳动力报酬逐步提高。随着自治区工资收入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的加大,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2016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3%,其中工资性收入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增长8.0%,其中工资性收入对农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2.2%。

4.扎实推进价格改革。自治区印发《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输配电改革试点工作,对电解铝、水泥生产企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提高化工、钢铁、电解铝等行业水资源费标准;推进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并开展试点评估;研究自治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意见,调整自治区直属流域供水价格;加快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提出排污权有偿使用标准。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