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2-05-06 08:55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乡村产业内涵丰富、类型多样,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价值,乡村特色产业拓宽产业门类,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乡村新型服务业丰富业态类型,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近年来,陕西省以特色产业为重点的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存在产业链条较短、融合程度不深、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亟待加强引导、加快发展。根据《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及《陕西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要求,为加快发展我省以二三产业为重点的乡村产业,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必须牢牢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以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陕西乡村全面振兴。

第一节重要意义

近年来,陕西农业农村工作聚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立足追赶超越,坚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定位,着力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当前,国家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展乡村产业意义重大。

发展乡村产业是陕西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要聚集更多资源要素,发掘更多功能价值,丰富更多业态类型,形成城乡要素顺畅流动、产业优势互补、市场有效对接格局,乡村振兴的基础才牢固。

发展乡村产业是巩固小康成果的重要支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成果,接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发展乡村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把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给农民,农村全面小康和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才有基础、提升才有空间。

发展乡村产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提升技术装备、创新组织方式、构建完备的乡村产业体系。发展乡村产业,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道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纵向延长产业链条,横向拓展产业形态,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第二节发展现状

陕西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扎实”要求,坚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定位,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施农业特色产业为抓手,强产业、保供给、促增收,乡村产业发展稳中有进,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和乡村繁荣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202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6711.87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5667家,吸纳超过33万人就业。

特色产业富有成效。建设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示范园、三产融合先导区、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等特色产业发展载体,其中,产值超亿元的示范村4个、超十亿元的示范镇6个。发掘了一批乡土特色工艺,创响了多个“乡字号”“土字号”乡土特色品牌。

乡村休闲旅游业稳健发展。创建了一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美丽田园,建设了一批休闲旅游精品景点,推介了一批休闲旅游精品线路。2020年,全省休闲农业接待游客8653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60亿元。

乡村新型服务业方兴未艾。2020年,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0.93亿元,全省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63亿元。

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2020年,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31家(其中国家级44家、省级562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90家,农民合作社6.3万家,纳入名录管理家庭农场5.88万个,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62万家。

农村创新创业规模扩大。全省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1258个,进入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68家,认定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10个,农村双创经营主体个数达到1.7万个,农村双创人员总数达到6.2万人。

第三节机遇挑战

当前,陕西乡村产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主要是:政策驱动力增强。农业农村部提出加快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陕西省政府提出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全省乡村产业振兴。市场驱动力增强。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化特点,休闲观光、健康养生消费渐成趋势,乡村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巨大。技术驱动力增强。农业科技支撑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农业环境面貌不断好转,5G、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与农业交互联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有力支撑全省优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同时,乡村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是:龙头企业综合实力不强。大型骨干企业少,市场调控实力弱。企业发展整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全省龙头企业总数约占全国2%,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约占全国的2%。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我省农业创新能力总体不强,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仍待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为1.93:1,低于全国2.3:1的水平;全省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比全国低2.5个百分点。国际贸易环境劣化。国外技术壁垒、贸易壁垒制度化、法律化,加之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国际贸易环境变差。2020年,全省龙头企业出口持续受挫,出口创汇较2019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连续3年处于下行位置。经营主体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农业生产的风险较大,产业融合限制多,农村地区人才、资金和公共设施等产业发展要素支撑不足,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层次较浅,互信程度不高,大多无法共同面对市场风险。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来陕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深化陕西特色产业工程,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全力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陕西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立农为农。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把二三产业留在乡村,把就业创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激活主体,以乡村企业为载体,引导资源要素更多地向乡村汇聚。

——坚持融合发展。发展全产业链模式,推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加快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

——坚持绿色引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培育绿色优质品牌。

——坚持创新驱动。利用现代科技进步成果,改造提升乡村产业,创新机制和业态模式,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第三节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乡村产业体系健全完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乡村就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壮大。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8981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4∶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

——乡村特色产业深度拓展。培育4-5个产值超百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值超十亿元农业产业镇(乡),创响一批“乡字号”“土字号”乡土品牌。

——乡村休闲旅游业优化升级。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深度发掘,业态类型不断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1.3亿人次,经营收入超过100亿元。

——乡村新型服务业类型丰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达到30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280亿元。

——农村创新创业更加活跃。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达到10.91万人。

主要发展指标

指标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长
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亿元) 6711 8981 6%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 1.93:1 2.4:1 4.46%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65 75 2.9%
产值超10亿元乡村特色产业集群(个) 2 30 71.88%
休闲农业年接待旅游人次(万人次) 8653 13000 8.48%
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亿元) 60 101 10.98%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亿元) 20.93 30 7.47%
农产品网络销售额(亿元) 163 280 11.43%
农村双创人员(万人) 6.16 10.91 12.11%
返乡入乡创业带动就业人员(万人) - 45 -

第三章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联结工农、沟通城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也是构建农业产业链的核心和支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第一节完善产业结构

重点推行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扶持一批加工型农民合作社,促进区域特色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建设提升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培植加工知名品牌,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拓展农产品初加工。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供应时间,提高质量效益。对果蔬、蛋奶、畜禽水产等鲜活农产品,重点发展预冷、保鲜、冷冻、清洗、分级、分割、包装等果蔬贮藏百库工程和产地初加工惠民项目;对粮食类耐储存农产品,重点发展烘干、储藏、脱壳、去杂、磨制等初加工;对花椒、茶叶、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重点发展晾晒、烘干、储藏、分选、分级等初加工项目,实现农产品减损增效。

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重视特色农产品加工研发,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加快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促进农产品多次加工,实现多次增值。发展精细加工,推进新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清洁生产、智能控制、形态识别、自动分选等技术升级,重视原料、配方和设备的专用化,开发类别多样、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的系列化产品。推进深度开发,创新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生物发酵、蛋白质改性等技术,加大果品、蔬菜、茶叶、菌类、中药材、畜禽水产品等营养及美白因子、功能成分和活性物质提取开发力度和深度,加快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两用的系列化的加工制品,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推进综合利用加工。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采取先进的提取、分离与制备技术,推进果蔬皮渣、秸秆、稻壳米糠、麦麸、油料饼粕、畜禽皮毛骨血、水产品皮骨内脏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产品,提升增值空间。建立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技术装备目录,支持和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攻破关键核心技术。

第二节优化空间布局

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鼓励大型企业向粮食、果品、畜禽水产品、蔬菜、茶叶等优势产区、扶贫重点区聚集,推广产业联盟模式,带动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形成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调发展的格局。

突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立足我省资源禀赋,深入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以千亿级苹果为代表的果业提质增效、发展后整理,以千亿级奶山羊为代表的畜牧业扩大规模、循环发展,以千亿级棚室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农业高效化、基地化,大力发展“小木耳、大产业”式特色产业,加快茶叶、中药材、富硒农产品等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推进产能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根据全省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布局加工产能,形成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衔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格局,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增效;在大中城市郊区、加工园区、产业集聚区和物流节点发展,实现节能减排和节本降耗,提高精深加工产品市场竞争力。

全省立足“口粮必保、谷物自给”,稳定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产能,发展小杂粮和马铃薯主食化等加工;培育苹果和猕猴桃产业集群,打造渭北北部、渭北南部和陕北山地三个苹果产业带,形成秦岭北麓、汉丹江流域两大猕猴桃产业带,发展冷藏保鲜、智能分拣以及果汁、果脯等加工;突出奶山羊等优势品种,统筹生猪、奶牛、肉羊等主要畜种及水产品等特色养殖对象,打造陕南生态养殖、陕北肉牛肉羊和关中高端乳品产业带,发展肉制品、鲜奶以及乳品加工;打造杨凌一个设施农业高新科技创新示范区,秦岭高海拔山区、渭北高海拔塬地、陕北高原地区三条高山冷凉露地蔬菜产业带和榆林大漠设施农业、延安黄土高原沟壑山地大棚、西咸都市农业、沿黄公路南段百万亩设施农业、陕南食用菌产业五大设施农业板块,开展净菜、鲜切、速冻、脱水、速食等加工;建设汉中有机绿茶、安康富硒茶、商洛白茶和泾渭茯砖茶生产基地,支持有机、富硒农产品等区域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加强功能性产品、速食产品开发;因地制宜加快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中药材料清洗除杂、分等分级、干燥炮制、饮片切片等产地初加工,加强药食两用产品的开发。

推进农产品加工向园区集中。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合,建设一批产加销贯通、农工贸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提升农产品加工园,强化科技研发、融资担保、检验检测等服务,完善仓储物流、供能供热、废污处理等设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发展。在农牧渔业大县(市),每县(市)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园。不具备建设农产品加工园条件的县(市),可采取合作方式在异地共同建设农产品加工园。支持杨凌示范区建设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对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

第三节促进产业升级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依托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农产品加工及高值化应用、储藏保鲜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鼓励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申报农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

推进加工装备创制。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发机构和生产创制企业,开展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加工装备研发,提高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积极搭建科企技术对接平台,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新设备,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成熟适用加工技术、工艺和装备的推广及应用。支持以科技成果入股加工企业,实行股权分红等激励措施,引导产学研协同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创新成果加快转化。

专栏1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

1.培育农产品加工主体。到2025年,围绕粮油、畜牧、果蔬、茶叶等优势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培育年产值100亿元龙头企业2家,3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8家,10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加工型龙头企业20家,新上市龙头企业2-5家,引领产业发展。 2.建设和提升农产品加工园。到2025年,新认定10-15个农业大县或者特色产业强县建设农产品加工园,提升18个已命名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

第四章拓展乡村特色产业

第一节构建全产业链

以拓展二三产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开发特色化、多样化产品,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乡村特色产业附加值,促进农业多环节增效、农民多渠道增收。全省培育发展生猪、苹果、蔬菜、茶叶、乳制品、肉羊肉牛、家禽、猕猴桃、食用菌9条重点产业链,以“链长制”为抓手,扶龙头、建载体、搭平台、促融合,抓点示范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以特色资源增强竞争力。紧盯优质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苹果产业坚持“北扩西进”,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强化冷藏、分拣等产后整理,促进果业提质增效。奶山羊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加快扩群增栏,产销量稳居全国第一。坚持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导向,提升设施农业效益,设施农业规模居西北首位。推动稻渔综合种养、鱼菜共生等绿色融合生产方式。大力培育陕南、陕北地区茶叶、魔芋、中药材、核桃、生态渔业、红枣、杂粮等50多个区域特色产业。传承特色技艺,改造提升编织、剪纸、农民画、陶艺等传统工艺。弘扬特色文化,发展乡村戏剧曲艺、杂技杂耍等文化产业。

以加工流通延伸产业链。鼓励大型企业向粮食、果品、畜禽水产品、蔬菜、茶叶等优势产区聚集,推广产业联盟模式,带动农民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行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扶持一批加工型农民合作社,促进区域特色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建设提升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培植加工知名品牌,推进初级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综合利用多元发展。推进洛川苹果和眉县猕猴桃两个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企业化运营。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以品牌塑造推动营销增值。完善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和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促进加工、流通与消费对接,逐步形成现代农产品流通产业体系。

以信息技术打造供应链。对接终端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农户生产、企业加工、客户营销和终端消费连成一体、协同运作,增强供给侧对需求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创新营销模式,健全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培育农商直供、直播直销、会员制、个人定制等模式,推进农商互联、产销衔接,再造业务流程、降低交易成本。

以业态丰富提升价值链。提升品质价值,推进品种和技术创新,提升特色产品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品相,以品质赢得市场、实现增值。提升生态价值,开发绿色生态、养生保健等新功能新价值,增强对消费者的吸附力。提升人文价值,更多融入科技、人文元素,发掘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和民间戏剧等文化价值,赋予乡土特色产品文化标识。

专栏2重点产业链培育工程

1.培育5条千亿级产业链。到2025年,全省培育发展生猪、苹果、蔬菜、茶叶、乳制品5条千亿级产业链。 2.培育4条百亿级产业链。到2025年,全省培育发展肉羊肉牛、家禽、猕猴桃、食用菌4条3-5百亿级产业链。 3.产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培育一批年产值超百亿、超十亿元以上的农业“链主”企业,重点产业链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4:1。

第二节推进聚集发展

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建设特色突出、规模适度、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依托在地资源,选择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用3-5年的时间,在全省培育一批产值超5000万元的特色产业专业村。

建设农业产业强镇。根据特色资源优势,聚焦首位产业,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建设一批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用3-5年的时间,在全省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

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科技集成、主体集合、产业集群,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产业格局由分散向集中、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产业链条由单一向复合转变,发挥要素集聚和融合平台作用,支撑“一县一业”发展。用3-5年的时间,在全省培育一批产值超3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培育品种品质优良、规模体量较大、融合程度较深的区域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用3-5年的时间,在全省培育3-5个产值超1000亿元的骨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10个产值超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第三节培育知名品牌

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围绕特色产业工程,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以企业品牌为主体、以产品品牌为基础的陕西农业品牌层级集群,不断扩大陕西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培育区域公用品牌。根据农产品生长、生产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明确生产地域范围,强化品种品质管理,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重点培育和打造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陕西羊乳、安康汉水鱼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加大农产品品牌营销推介,提高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带动力。

培育企业品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注入品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加强责任主体逆向溯源、产品流向正向追踪,推动省市县企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接、信息共享。

培育产品品牌。传承乡村文化根脉,挖掘一批以手工制作为主、技艺精湛、工艺独特的瓦匠、篾匠、铜匠、铁匠、剪纸工、绣娘、陶艺师、面点师等乡村工匠,创响一批“珍稀牌”“工艺牌”“文化牌”的乡土品牌。

第四节深入推进产业帮扶

持续推进56个脱贫县(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将脱贫户嵌入产业发展链条,使继续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产业园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向脱贫地区的特色优势区聚集,支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脱贫地区合作创建绿色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布局加工产能,深度开发特色资源,带动农民共建链条、共享品牌,让农民在发展特色产业中稳定就业、持续增收。推进农产品产地与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商品采购中心、大型特产超市、电商平台对接,支持脱贫地区组织特色产品参加各类展示展销会,扩大产品影响,让脱贫地区的特色产品走出山区、进入城市、拓展市场。深入开展消费帮扶,拓展脱贫地区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

专栏3乡村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1.建设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到2025年,新创建4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2.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到2025年,新建设20个农业产业强镇。 3.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5年,建设80个左右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 4.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到2025年,突出果业、畜牧、菜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布局,累计创建6-8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5.培育乡村特色品牌。到2025年,打造50个“乡字号”“土字号”特色品牌,推介50个全国乡村工匠。

第五章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

乡村休闲旅游业横跨一二三产业,融通工农城乡,兼容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是乡村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对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市民乐,对加速经济内循环、培育发展新动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优化产业布局

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本地优势特色,建设主题鲜明、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重点区,推动产业“近城、靠景、依产、沿路”合规布局,有序发展。重点开发建设以西安为核心的都市休闲农业圈,构筑沿渭河、汉江、黄河、丹江四条“黄金水道”,南北交通干线、关中环线两条“黄金干线”的六大休闲农业带。用好农用地,发展景观农业、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研学教育、休闲垂钓等业态。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发展精品民宿、共享农庄、康体养老、农家乐等业态。开发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四荒地”,发展休闲农(牧、渔)园、生态人家、健康氧吧、农耕体验、特色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观赏等业态。

第二节丰富业态类型

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开发独具特色、个性突出、形式多样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历史特征、地域特点、民俗特色鲜明的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主题突出、业态融合、功能完备的休闲农园、休闲农庄和休闲渔庄。加快发展研学教育、田园养生、亲子体验、拓展训练以及采摘园、垂钓园、农家宴、民俗村、风情街等休闲体验项目。开展文创产品、环保包装、体验活动、田园景观等创意创新活动。推广共享农庄、康体养老、线上云游等模式。

第三节打造知名品牌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加快培育产业发展“领头雁”。建设一批产业优势突出、扶持政策完善、行业管理规范、基础条件完备、发展成效显著的休闲农业重点县(区),培育打造知名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经营管理规范、服务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发展成长性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休闲乡村,培育打造美丽休闲乡村品牌。因地制宜开展主题休闲农业精品推介活动,向社会发布一批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培育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地方品牌。

第四节提升服务水平

提升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消费者休闲旅游体验感、获得感。制订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庄(农园)推荐性建设规范。加强乡村休闲旅游点水、电、路、讯、网等设施建设,完善餐饮、住宿、休闲、体验、购物、停车、厕所等设施条件。开展垃圾污水等废弃物综合治理,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加大对规划设计、经营管理、接待服务等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增强发展后劲。

专栏4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

1.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到2025年,建设10个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示范性强的休闲农业重点县。 2.推介美丽休闲乡村。到2025年,推介50个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 3.推介精品景点线路。到2025年,推介30条全省休闲农业精品景点“打卡”线路。

第六章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

鼓励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新型服务业,做好农技推广、农资供应、生产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发展电商、乡村休闲旅游、农村垃圾污水清理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参与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完善农业农村各项服务,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

第一节提升生产性服务业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做强科技服务。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发展农资供应、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及维修、农产品营销等服务。

规范服务组织。加强农业服务性人才引进与培育,促进服务主体的融合发展,提高服务能力。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体系,促进农业保险改革发展。

第二节拓展生活性服务业

在现有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基础上,提标扩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改造农村传统小商业、小门店、小集市等,发展批发零售、养老托幼、环境卫生等农村生活性服务业,填补服务内容空白和短板。积极发展订制服务、体验服务、智慧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等新形态,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为乡村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第三节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主体。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整合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领域资源,深入拓展涉农电子商务业务。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业经纪人等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业务。重点扶持一批基础扎实、成长性好的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快速成长。

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涉农电商开展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有实力的企业开设民俗产品、旅游产品等网上销售专区,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人才、资本等资源向脱贫地区聚集,提升脱贫地区电子商务配套设施条件和应用能力,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改善农村电子商务环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乡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第七章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深化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着力构建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利益联结、多业态发展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第一节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版

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坚持“扶优、扶大”原则,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体系,对大型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培育一批特色产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以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引导中型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提档升级,形成国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梯队。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雁阵”,增强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体实力。

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牵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推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元合作模式组建联合体。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明确权利责任、建立治理结构,发挥规模经营优势,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高效联合的利益共同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第二节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以乡村特色产业为重点,链接种养业、休闲农业和相关流通服务业,促进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培育多元融合主体。发挥农业产业关联度高、辐射面大、参与主体多的融合模式,促进资源共享、链条共建、品牌共创,形成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科研助力、金融支撑的产业发展模式。

创新产业融合模式。以农业功能拓展带动业态融合,加快推动农业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农耕体验、渔文化体验、健康养生、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新形态。

建立健全融合机制。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开展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全面增收。

专栏5主体雁阵培育工程

1.培育产业化示范联合体。到2025年,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总数达到200家。 2.扶优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25年,认定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750家,其中国家级70家,省级680家。 3.加强龙头企业品牌建设。到2025年,打造一批优质的、市场认可度较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创响300个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品牌。

第八章推进农村创新创业

积极落实双创政策,拓宽创新创业领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强化农村创业创新人才培育。引导双创主体聚焦资源要素,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村创新创业晋档升级。

第一节培育创业主体

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加大扶持,培育一批扎根乡村、服务农业、带动农民的创新创业群体。

培育返乡创业主体。引导有资金积累、技术专长和市场信息的返乡人员在农村创新创业,积极发展果业、畜牧、渔业、蔬菜、茶叶、种(苗)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充满激情的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引领乡村新兴产业发展。

培育入乡创业主体。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和工商业主等入乡创业,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引入现代管理、经营理念和业态模式,丰富乡村产业发展类型。

培育在乡创业主体。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鱼博士”“乡创客”等乡土人才,以及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等能工巧匠,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等。

第二节搭建创业平台

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要求,建设各类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

争创全国双创典型县。鼓励各市、县建设各类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遴选推荐政策环境良好、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创业业态丰富的县(市、区)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

建设农村创新创业园区。依托现有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高新技术园区、电商物流园区等基础,建立一批资源要素集聚、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创业创新示范园区。

建设孵化实训基地。依托各类园区以及农业企业、专业市场、农民合作社、规模种养基地等,整合发展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返乡人员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支持中高等院校、大型企业采取众创空间、创新工厂等模式,创建一批面向初创期“种子培育”的孵化园(基地)。

第三节开展创业指导

开展创新指导。加强创业创新导师队伍建设,从企业家、专业人才、科技特派员和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带头人中遴选一批理论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市场眼光卓越的创业导师,为返乡下乡人员提供指导服务。支持返乡下乡人员与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创业创新创意项目与科研成果对接。鼓励高校及研究机构将科研成果以股份合作、转让等方式与返乡下乡人员合作,促进产学研与创业创新融合发展。

开展创业培训。实施返乡下乡人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现代创业创新青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实施精准培训,提升其创业能力。支持各类园区、星创天地、农民合作社、高等院校、农业企业等建立创业创新实训基地。采取线上学习与线下培训、自主学习与教师传授相结合的方式,开辟培训新渠道。

第四节优化创业环境

提升服务能力。加快市、县一体化创业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开展面向返乡下乡人员的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依托现有的各类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和园区(基地),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做好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土地流转、项目选择、科技推广等方面专业服务。

营造良好氛围。简化市场准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创业准入制度性成本,提高便利化水平。树立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先进典型,宣传推介优秀带头人,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大力开展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

专栏6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工程

1.培育创新创业带头人。到2025年,培育3万名创新创业带头人,带动50万返乡入乡人员创业。 2.遴选农村双创导师。到2025年,培育3000名双创导师,每县不少于30名。 3.创建提升双创园区和孵化基地。到2025年,创建提升100个以上双创园区和孵化基地,每县(区)不少于1个。 4.培育乡村企业家队伍。到2025年,着力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具有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的乡村企业家队伍,选树30-50个优秀乡村企业家。

第九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加强统筹协调

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管理体系,实现财政、土地、科技、人才等各项工作的统筹安排、协同配合、集聚发力。

第二节加强政策扶持

完善财政扶持政策,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及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与当地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各分支行、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加强沟通,搭建“政银”合作平台,建立金融支农新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农民合作社及其成员(包括小农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力度,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推陕西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强化科技支撑

围绕全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增强农业农村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拓展科技创新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效率,壮大科技力量、完善农业科技管理,构建适应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发展新体系。构建双首席科学家+技术团队+重点试验示范站+农民合作社+高素质农民的省级产业技术体系,有力支撑全省优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第四节创新体制机制

集聚农业资源力量,打破部门、学科和区域界限,探索建立需求导向、任务带动的工作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机制,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专业人员跨区域跨行业流动,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良好用人氛围。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解读产业政策、宣传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

报告库会员(¥)199/年起售

海量行业报告和相关实用干货寂集锦
开通报告库会员
乐享更多下载,购买超值优惠

查看更多报告

扫一扫获取
最新情报资讯

扫一扫免费
阅读最新报告

特色服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