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商政策 > 正文

湖南省冷链物流业五年发展规划印发 到2025年冷库容量达到700万吨(附全文)

发布日期:2020-06-02
分享:

中商情报网讯: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价值链,适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保障农产品和食品药品消费安全,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湖南发改委网站获悉,湖南省冷链物流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印发。根据规划,到2025年湖南省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管理规范的冷链物流体系。其中:

——冷链流通率大幅提高。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的综合冷链流通率达到30%以上,流通环节腐损率降至15%以下。

——冷链物流设施水平明显提升。冷库容量达到700万吨,产地预冷保鲜设施容量达到50万吨以上,冷藏运输车达到5000辆。冷链物流的网络化、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初具规模。成功引进1-2家国内外冷链行业巨头,依托本地冷链龙头企业组建冷链产业联盟。引进培育全国冷链物流20强企业3家,星级冷链物流企业20家以上,带动全省冷链物流发展。

——监管体系更加完备。建成冷链物流监管平台,冷链流通量的60%以上进入监控体系,培育一批全程冷链、全程监控、全程可追溯的示范企业和示范安全产品。

——冷链物流成本大幅降低。通过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要素保障,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不合理费用,冷链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由0.2%降低到0.17%以内。

数据来源:湖南省发改委、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附:湖南省冷链物流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全文:

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价值链,适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保障农产品和食品药品消费安全,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加速推进全省冷链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7〕29号)《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发改经贸〔2019〕35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湖南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

(一)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三品一标”产品拥有量居全国前列,大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产量逐年增长。2018年,水果产量1048.0万吨,蔬菜产量3979.6万吨,畜牧产品653.9万吨,水产品产量266.4万吨。农产品冷链流通的规模不断增长。

2.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全省冷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冷链物流基地基本形成。截至2019年10月,已建成冷库容量348.5万吨,比2014年增长58%。其中,冷冻库180.4万吨、占51.8%,冷藏库110.3万吨、占31.6%,保鲜库57.8万吨、占16.6%;在建冷库172万吨;农产品批发市场冷库在各类冷库中占比最高。现有冷藏车2338辆。

3.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截至2019年10月,全省从事冷链物流相关企业59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0家,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为主。拥有云通、红星、佳惠等农产品冷链龙头企业,涌现出爱尚通程、顺丰优选等特色生鲜电商,长沙展通物流、蜀海(湖南)供应链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云通物流入围2018年全国冷链企业20强,湖南红星实业入围2018年全国农批市场冷库容量20强。医药冷链在全国有较强实力,拥有国药湖南、华润湖南、湘潭天士力、郴州凯程等大型冷链物流企业以及康程物流等第三方医药物流公司。

(二)存在的问题。

1.冷链物流市场培育不够。目前,我省农产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一般品牌多、知名品牌少,大多数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全程冷链的溢价空间不大,农产品冷链物流有效需求不足,海外冷链产品开拓不够,冷链产业市场规模较小。据统计,2019年,全省农产品综合冷链流通率仅14%,全口径农产品流通环节腐损率21%。

2.冷链设施供需矛盾突出。一是设施数量不足。人均冷库容量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冷藏车数量严重不足。二是设施质量不高。较多冷库由闲置库房或厂房改建而成,设备老旧,缺乏现代化冷库。三是设施分布不均衡。全省大部分冷库集中在长株潭和环洞庭湖地区,设施选址、规模设计、辐射范围等缺乏科学规划,肉类冷库多、果蔬冷库少,大型储藏冷库多、批发零售冷库少。四是设施利用率不高。冷库建设与实际需求的匹配度不高,部分冷库利用率较低,个别地区气调库自建成起就处于休眠状态。产地预冷设施建设薄弱,冷链设施闲置与供给不足并存。

3.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目前,我省大部分冷链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低,大多是为满足自身冷链仓储运输需求而自建自用,第三方冷链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2019年我省入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的企业仅1家,冷链物流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4.信息化标准化水平较低。目前,我省尚无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和监管平台,冷链过程缺乏有效监控,断链现象普遍,“冰块+棉被”运输方式大量存在。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滞后,操作流程不规范,制度化管理缺位。

5.行业发展面临要素制约。部分地区冷链重点项目用地保障难,支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不高,行业用电、用能成本仍然较高,冷链配送车辆进城难,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紧缺。

表1湖南冷链物流基本情况

区域

货源种类及规模(2018年)

冷库

(万吨)

冷藏车

冷链

企业

龙头企业

蔬菜
(万吨)

水果
(万吨)

水产品
(万吨)

畜牧产品(万吨)

已建

在建

(辆)

(个)

长沙市

510.6

39.8

9.3

45.6

90

9.6

151

53

红星冷冻、新五丰、云冷投资、长沙海吉星

株洲市

309.8

32.9

9.3

37.3

4

4.6

61

25

唐人神

湘潭市

158.2

7.8

8.9

33.1

25

10.9

715

17

云通物流、玮鸿食品、三旺实业、汇弘实业、时代金阳

衡阳市

230.1

70.1

37.1

110.3

45

23

53

24

白沙洲物流园、衡缘物流

邵阳市

281.1

91.5

10.3

61.7

25.6

6.4

63

20

海盛食品、永绿翔农产品

岳阳市

246.7

53.9

50.7

45.6

22

10.7

206

83

岳阳海吉星、湘北农产品

常德市

322.2

124.0

46.2

38.5

35.2

21.5

231

61

常德国际农产品、佳和冷链、湘佳牧业、大湖股份

张家界市

120.4

18.7

2.8

6.8

5.9

1.49

44

24

绿航果业

益阳市

430.6

55.4

39.6

46.3

20

15.6

196

50

世林食品、益阳味芝元食品、湘北农博城、顺祥冷链物流、益阳海吉星新城

郴州市

308.4

87.4

11.5

54.4

22

14.7

141

109

湘南国际物流园、达达冷链、舜华鸭业

永州市

578.3

154.2

20.3

64.6

11

21.3

29

17

嘉信农批市场、沐林冷链、果秀食品

怀化市

154.5

165.3

8.6

38.2

22

20.1

76

26

佳惠农产品物流园、嵩云禽业、新晃老蔡

娄底市

257.9

71.7

9.3

59.9

10.8

7.7

230

45

湘中果蔬市场、湘中物流园、诚通物流

湘西自治州

70.8

75.3

2.5

11.6

10

4.4

142

45

金凤凰农业、星兴冷链

全省

3979.6

1048.0

266.4

653.9

348.5

172

2338

599


注:表中冷库、冷藏车、冷链企业数据截至2019年10月。

(三)面临机遇。

1.宏观导向明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冷链物流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7〕92号)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201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把冷链物流作为补短板工程的重要内容。2019年9月,国务院确定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的措施,明确将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作为重点。

2.增长潜力巨大。2018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3035亿元、同比增长19%,2019年预计3780亿元。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看,当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迈向1万美元时,冷链设施建设和冷链物流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当前,我省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冷链物流市场具有广阔的增长潜力。此外,随着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大众对于食品新鲜度和安全性有了更高要求,生鲜电商迅速发展,2018年中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1.91万亿元,2019年预计2万亿元。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未来三年生鲜电商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9%,将为冷链物流发展创造新的空间。

3.发展需求迫切。从自身发展需要看,我省是农业大省,要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提升农业价值链,冷链物流必不可少。从发挥区位优势看,我省地处中部,毗邻粤港澳,生猪年产量在4000万头以上,是粤港澳地区鲜肉、果蔬的稳定供应基地,非洲猪瘟之后,猪肉供应链由“调猪”向“调肉”转变,对冷链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带一部”区位优势亦为我省冷链物流发展带来广阔市场空间。从补齐设施短板看,冷链物流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存在的问题仍较突出,推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以提升农业价值链、保障农产品和食品药品消费安全、切实改善民生为目标,以提高冷链流通率为重点,以先进技术和冷链设施设备为支撑,以加强监管优化营商环境为保障,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高效率”的冷链物流体系,促进冷链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聚焦湖南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市场培育不充分、空间布局不合理、缺乏龙头企业、监管不到位、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薄弱等突出问题,着力补齐短板,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坚持目标导向,降本增效。围绕提升农业价值链、加快农产品进城、促进农业现代化、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目标,建立全程可追溯的冷链物流体系,切实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高冷链产品附加值,扩大冷链产品市场规模。

坚持需求导向,合理布局。综合考虑交通区位、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潜力,以满足冷链生产、配送、销售各环节需求为重点,细分市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适应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动力。发挥政府在规划、标准、政策方面的引导、扶持和监管作用,为冷链物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管理规范的冷链物流体系。

——冷链流通率大幅提高。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的综合冷链流通率达到30%以上,流通环节腐损率降至15%以下。

——冷链物流设施水平明显提升。冷库容量达到700万吨,产地预冷保鲜设施容量达到50万吨以上,冷藏运输车达到5000辆。冷链物流的网络化、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初具规模。成功引进1-2家国内外冷链行业巨头,依托本地冷链龙头企业组建冷链产业联盟。引进培育全国冷链物流20强企业3家,星级冷链物流企业20家以上,带动全省冷链物流发展。

——监管体系更加完备。建成冷链物流监管平台,冷链流通量的60%以上进入监控体系,培育一批全程冷链、全程监控、全程可追溯的示范企业和示范安全产品。

——冷链物流成本大幅降低。通过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要素保障,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不合理费用,冷链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由0.2%降低到0.17%以内。

表2湖南省2025年冷链物流发展目标

指标

2019年

2022年

2025年

综合冷链流通率(%)

14

20

30

流通环节腐损率(%)

21

≤18

≤15

冷库(万吨)

348.5

550

700

产地预冷设施(万吨)

6.2

25

50

冷藏运输车(辆)

2338

3500

5000

冷链物流20强企业(个)

1

2

3

星级冷链物流企业(个)

4

12

≥20

冷链流通量进入监控体系比例(%)

/

≥25

60

冷链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

0.21

0.19

0.17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冷链物流体系。以果蔬、肉禽水产、中药材和药品领域为重点,依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冷链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和大型连锁超市等,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扩大冷链市场规模。

1.果蔬冷链物流体系。重点加强分级、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和冷藏运输,逐步提高果蔬产品冷藏运输能力;完善主销区果蔬冷链配送设施建设,依托大型农业合作社,加强果蔬产地预冷、储存保鲜和低温运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具备集中采购、低温加工、跨区域配送能力的果蔬配送中心和中转保鲜库。在果蔬运输环节推广全程温控技术,建立面向销售终端的一体化冷链物流快速调配体系。积极推动特色果蔬产品产地直采直销,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推广“农批零对接”、“农超对接”等新零售模式。鼓励大型果蔬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果蔬储运营销企业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第三方果蔬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充分发挥长沙黄花机场和张家界荷花机场进口水果指定口岸功能,积极对接境外水果供应商、航空物流企业,增加进口水果规模。促进跨地区调运特色水果和特色蔬菜,实现“南菜北运”。

2.肉禽水产冷链物流体系。积极发展覆盖生猪生产、储存、运输及销售的冷链设施,建立全程“无断链”肉类冷链物流体系。依托冷链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在长沙市、邵阳市、衡阳市、永州市、郴州市等肉类主产区加强肉类屠宰后排酸、预冷等低温储藏、运输、包装加工设施建设。发挥好长沙市、岳阳市、郴州市等地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作用,逐步建设进口肉类冷链基地。依托肉禽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低温配送中心,提高胴体肉品质、延长冷鲜肉货架期。进一步完善水产品超低温储藏、运输、包装和加工体系,促进我省优势特色水产品“走出去”。提升长沙综保区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境冰鲜水产品口岸冷链服务能力,建设航空货运冷链专用通道,打造全国高端进口水产品集散基地。在洞庭湖水产片区,依托水产养殖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冷链资源共享,以小龙虾、大闸蟹等特色水产品为重点,促进产地分级包装,配套发展保鲜储运设施,建设水产品交易集散中心。结合特色湘菜原材料生产和预制菜加工,在长株潭和环洞庭湖等地区,重点建设一批“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设施。

3.中药材冷链物流体系。围绕“湘九味”优势品牌品种,依托邵阳廉桥药材市场和靖州茯苓加工贸易中心,建设辐射全省及周边省市的中药材冷链集散基地,引导湘产中药材产销无缝对接,推进形成种植、采收、加工、包装、仓储和运输一体化的中药材冷链市场体系。

4.药品冷链物流体系。以疫苗、生物制品等为重点,依托现有的医药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过程一体化的药品冷链物流体系。加强质量管理,实现冷链药品全程温度记录可追溯。充分发挥长沙航空口岸进口药品口岸功能,整合资源形成具备辐射全国冷链药品配送网络的医药商业流通集团,提升医药冷链整体水平。

(二)优化冷链物流空间布局。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综合考虑冷链基础、区位、特色产品生产布局、消费习惯及消费水平等因素,完善全省冷链物流空间布局。

1.构建“一核三区多基地”冷链物流格局。即,长株潭核心区块,湘南、环洞庭湖、大湘西区域中心,若干特色基地。

一核——长株潭冷链物流核心区块。着力打造中南地区冷链物流枢纽。依托长沙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鼓励冷链物流集聚区优化整合、提质升级,形成国际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统一冷链大市场。推动组建长株潭地区冷链物流战略联盟,共建物流枢纽,优化整合物流网络,形成衔接紧密、往返互动的冷链流通网络。

三区——湘南、环洞庭湖、大湘西冷链物流区域中心。湘南。以郴州市、衡阳市、永州市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为基础,建设湘南冷链物流区域中心。重点发展对接粤港澳的肉禽水产产品供应基地和冷链物流体系。环洞庭湖。以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特色农产品、水产品为基础,建设湘北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充分发挥城陵矶进口肉类、粮食等指定口岸作用,岳阳市重点发展水产品、进口冻品等特色冷链物流市场,常德市、益阳市重点发展以果蔬、肉类、水产品为特色的冷链物流产业体系。大湘西。加快推进怀化冷链物流中心城市建设,以怀化佳惠、邵阳豫湘工贸、娄底庆阳牧业、湘西金凤凰、张家界农副产品市场等为载体,建设大湘西冷链物流集散中心,打造对接成渝城市群、辐射大西南的冷链物流增长极。

多基地——若干冷链物流特色基地。加强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优质农副产品基地产地仓建设试点,在全省布局建设20个左右冷链物流特色基地。

2.优化冷链产地布局。重点围绕果蔬、肉禽水产、中药材主产地加大冷链设施布局。

果蔬:在邵阳市、常德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郴州市、永州市柑桔产业带重点布局柑桔冷链;在长沙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等地布局特色水果冷链。在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等地布局都市蔬菜冷链;在郴州市、怀化市、永州市打造供粤港澳蔬菜冷链基地;在衡阳市、岳阳市等地布局特色蔬菜冷链。

肉禽水产:在长沙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永州市、郴州市等地布局生猪加工、屠宰冷链;在怀化市洪江区、郴州市临武县、怀化市新晃县、湘西自治州等地布局特色畜禽冷链;在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郴州市等地打造水产品冷链基地。

中药材:在湘西自治州龙山县,邵阳市邵东市、隆回县,怀化市靖州县、洪江市,郴州市桂东县等特色中药材产地建设一批无硫低温干燥、真空(充氮)包装、冷贮一体化的产地预冷保鲜设施。

3.完善销地冷链配送网络。在长沙市、岳阳市、衡阳市、邵阳市、郴州市等具有较大消费规模的地区,采用龙头企业参与连锁经营的模式,加快果蔬、肉禽水产社区门店建设,在销售终端加强冷柜配置;大力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宅配”等新业态新模式。在张家界市、常德市等消费增长潜力大的地区,依托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集约建设一批冷链加工配送处理设施。在湘潭市、怀化市等地区,利用开展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试点的契机,推广现代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加强农副产品贸易市场、区域分拨中心和城市配送中心联动,加快构建快捷高效的冷链物流配送网络体系。支持各类批发市场和冷链物流企业联合,形成集展示、交易仓储、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采购、分销配送中心。

(三)引进培育冷链物流龙头企业。

1.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依托港口码头、冷链相关物流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平台,开发一批优质冷链物流项目,实行“点对点”招商。瞄准“三类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引进1-2家核心竞争力强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及国内外知名冷链物流企业,重点引进产地预冷加工、保鲜运输、销地冷藏全产业链型企业和集配送、零售和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冷链物流配送终端项目。

2.培育壮大省级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冷链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提升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和机构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业务融合和流程再造,整合省内冷链资源,打造2-3家技术先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化冷链物流企业集团。发展“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冷链配送+连锁零售”等商业模式,逐步发展成为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

3.组建上下游企业联盟。鼓励上下游企业加强冷链物流战略合作,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一批贯通产业链上下游和同业企业间的冷链企业联盟、行业联盟,推动联盟内企业精细分工,创新合作机制和商业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扩展冷链物流服务网络。

(四)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1.着力推进产地预冷设施建设。支持果蔬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屠宰企业选购适用型的冷水预冷、冷风预冷、真空预冷或混合预冷设备,解决产地源头预冷普遍缺失问题。在产业规模大、附加值高、冷链物流需求集中、冷链设施利用率高的特色农产品产地,鼓励龙头企业、产地批发市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改造、扩建、新建具有分拣、加工、包装等功能的预冷设施。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网点密集、渠道下沉的优势,依托供销社基层网点、电商服务站、农民合作社等资源,大力推广智能化移动式预冷库的应用,打通冷链“最先一公里”。

2.完善冷链仓储设施。一是合理布局仓储设施。在冷链仓储设施供给相对过剩的地区,加快冷链产品市场培育,通过淘汰一批、盘活一批、升级一批等举措,促进冷链仓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冷链仓储设施供给不足的地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先进冷链仓储设施。二是改造利用存量设施。聚焦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冷链相关物流园区,鼓励对设备老化、管理落后的老旧冷库进行技术改造。三是提升设施标准化、智能化水平。鼓励对冷库接货通道、月台、托盘、保温周转箱(周转筐)等设施设备进行标准化改造。鼓励新建一批规模适度的标准化、智能化高端冷库,鼓励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冷链仓储信息采集与处理,实现仓储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

3.提高冷链物流运输能力。一是提高公路冷链运输水平。鼓励企业购置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冷藏车,逐步淘汰不符合标准的敞篷车、棉被车、面包车。研究制定冷藏车温控性能年检制度。加强互联网技术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应用。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推动冷链运输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整合全省冷链运力资源,提高冷链运输集约化水平。二是充分发挥航空、水运、铁路冷链枢纽功能。在长沙黄花机场、霞凝港、长沙火车北站、岳阳城陵矶港、衡阳南岳机场、张家界荷花机场、五定班列、公铁口岸等具备公铁水空联运条件的区域,建设完善肉禽水产储存冷库和相应查验场所,满足指定监管场地进口肉类、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水果等商品以及跨境电商中转需求。

4.加快发展城市冷链配送。积极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冷链物流共同配送试点。鼓励龙头企业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发展冷链物流业务,推广标准化的车载冷藏箱、保温周转箱、冷藏快递储存箱等设施设备,大力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鼓励生鲜农产品经营主体加强与配送、快递等企业合作,开展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冷链共同配送服务。应用配送路径优化、配送车辆动态导航等技术手段,发挥冷链信息共享平台在运力调度、供给调节和服务监管等方面的作用。鼓励配送企业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冷藏箱或保冷袋,替代泡沫塑料等包装,发展绿色环保城市配送。

(五)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

1.积极推进标准制定。依法依规鼓励龙头企业主导或参与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依托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以及龙头企业,组织编写湖南冷链地方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冷链物流行业团体标准,重点包括服务保障标准和服务提供标准。研究制定冷库建设和冷藏车认定指导标准,严格合法合规确定准入门槛。建立全省冷链标准化托盘、周转筐(箱)等“共享共用池”。

2.大力开展标准化试点。推广长沙市、常德市、怀化市等城市物流标准化试点经验。鼓励龙头冷链企业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运作要求,升级改造或新建符合实际的标准化设施,更新一批托盘、货架、叉车等标准化设备,形成标准统一、相互配套的标准化模式。

3.加强标准宣贯实施。开展冷链物流标准化专项培训。组织开展冷链物流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宣贯活动和“达标对标”活动,引导企业主动公开服务标准。鼓励企业参与全国星级冷链物流企业评定,制定省级冷链物流企业评定标准,积极开展评定工作。

(六)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

1.推动冷链资源信息共享。整合现有物流信息共享平台资源,推动建立集信息发布、车辆跟踪、货物查询、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冷链资源信息共享和交易平台,逐步与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监控平台、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城市配送公共信息平台等对接,促进生产、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冷链资源共享,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提高冷链资源利用率和效率。

2.推进冷链流通全程监控。以果蔬、肉禽水产、中药材和药品等为重点,选择部分重点城市和龙头企业开展试点,在冷库、冷藏车、冷柜等设施安装信息采集设备,加快建设冷链产品流通温控管理平台,对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建立冷链物流企业信用信息披露机制,对冷链责任主体的经营情况进行抽查,通过信用湖南等网站依法向社会公布抽查结果。

3.建设冷链物流溯源体系。以信息化为支撑,推广应用无线射频识别、二维码、电子标签、卫星定位系统、电子化运单、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冷链流通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信息追溯体系,实施冷链产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打造全程信息共享、可视化、可追溯的冷链体系。

(七)积极发展冷链物流新业态。鼓励发展平台经济。发展“互联网+冷链物流”,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数字化交易配套和服务设施。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强化数据整合和资源配置能力,加快传统交易场所的数字化改造,实现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流大融合。推动商品生产、冷链流通和服务信息实时交互,实现上下游企业和周边服务企业的智能互联。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城市配送企业加强协作,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冷链产品配送直销平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省级层面建立促进冷链物流业发展工作机制,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商务、农业农村、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围绕冷链物流业发展加强合作,统筹安排冷链物流建设项目扶持资金。相关市州、县市区进一步强化促进冷链物流业发展政策措施,形成省市(州)县市区联动、部门协作的推进机制。建立冷链物流行业统计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共同推动冷链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政策扶持。制定完善针对性强、可操作、能落地的促进冷链物流发展政策措施,重点支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形成网络化布局,提升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促进车辆便利化通行,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保障合理用地需求,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创新能力建设等,促进冷链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要素保障。将冷链物流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加大省级预算内专项等财政性资金对冷链物流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挂牌)和发行企业债券,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仓单质押、存货质押、融资租赁、集中授信等冷链供应链金融,拓宽融资渠道。将冷链物流人才引进培养纳入湖南“芙蓉人才行动计划”,重点引进一批高层次冷链仓储物流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鼓励有一定基础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技工)学校增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快培养实用型冷链物流人才。

(四)加强项目支撑。围绕冷链物流发展重点和短板,高水平谋划一批项目,高质量引进一批项目,高效率实施一批项目。建立全省冷链物流重点建设项目库,实行在线调度、动态管理。通过推进项目建设,有力支撑冷链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库会员199(¥)/年起售

海量行业报告和相关实用干货集锦 开通报告库会员,
乐享更多下载、购买超值优惠。
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