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简版)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4-03-27 08:41
分享:

4.蜂巢能源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脱胎于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事业部,于2018年正式独立注册成立,并在江苏省常州市设立总部。蜂巢能源成立以来,积极投入三元NCM、磷酸铁锂(LFP)、无钴电池及固态电池等多条技术路线的研发与生产,是全球率先实现无钴电池大规模量产的企业之一。在固态电池领域,蜂巢能源在2023年推出了其全球首款方形半固态电池——二代果冻电池,采用了二代果冻电解质技术和一体化复合正极技术,显著提升了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5.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国轩高科同时也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其产品主要应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在固态电池领域,国轩高科致力于固态电池材料、固态电解质膜、固态电池单体以及电池系统的研发工作,力求解决固态电池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及循环寿命。当前,国轩高科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260Wh/kg、160KWh三元半固态电池包已经装车应用,360Wh/kg三元半固态电池将在2024年量产。

从经营情况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国轩高科实现营业收入217.78亿元,同比增长50.96%;实现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94.65%。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固态电池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固态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近年来,《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发布为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这些政策不仅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还推动了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2.固态电池技术水平提高

随着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不断投入,国内固态电池的技术水平正快速提高。在材料创新方面,通过热脉冲烧结技术,成功制备了具有优异性能的LATP固态电解质,显著提高了离子导电性。同时,利用新型的正负极材料,如硅碳负极和富锂正极,实现了能量密度的提升和循环稳定性的增强。在生产工艺方面,采用了先进的热脉冲烧结技术,实现了对LATP纳米线的选择性生长和与LiCoO2阴极材料的界面融合,避免了不必要的相扩散,提高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此外,通过优化电池结构和材料,中国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一些领先的电池制造商,如广汽埃安,已成功将其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350wh/kg的水平,这在同重量下能实现更高的电量存储。

3.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的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多家企业布局固态电池的生产线,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规模量产。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成为主导的电池技术之一,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园区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等咨询服务。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