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深圳首批45处历史建筑名单:除了地王大厦你还需要知道这些地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9-11 08:50
分享:

中商情报网讯 近日,为继承和弘扬深圳市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城市建设和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深圳城市与建筑设计处市雕塑办公室发布深圳第一批45处历史建筑名录。

从分布范围来看,第一批历史建筑在10个区均有分布:福田区6处,罗湖区4处,南山区6处,盐田区1处,宝安区6处、光明新区6处、龙华区4处、龙岗区3处、坪山区4处、大鹏新区5处。其中,建筑面积最大、最高的是地王大厦(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高384米),建筑面积最小的是东山古寺墓塔(3平方米)。

第一批历史建筑的始建年代时间跨度较大,16世纪至20世纪90年代的建筑物均有入选。45处历史建筑的年代代表性较强,涵盖明代2处、清代17处、民国13处、建国后13处。其中,始建年代最早的是2处明代建筑,一处位于南山区南头街道南头城社区中山东街94号的报德祠,是新安古城明清县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为爱国主义教育之场所;另一处为位于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将石居委会石围村北部将石路的耕隐麦公祠,是明代双凹肚型鼓台式广府祠堂建筑代表,见证了石围老村麦氏家族的发展。始建年代最晚的是位于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中英街社区中英街一号界碑东侧的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建于1999年,是广东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中英百年历史的见证。

第一批历史建筑的建筑风格多样,包括传统建筑和当代建筑。传统建筑包含:广府类型、客家类型、中西合璧类型三种类型。其中,广府建筑以耕隐麦公祠、凡伯公家塾为代表,主要特征是里坊制排屋、屋顶直带式垂脊;客家建筑的代表为长田世居、王母钟氏宗祠,主要特征是前有月池(半圆形池塘)、禾坪(晒谷场),后有方形围楼,反映客家强调“天圆地方”、“阴阳合一”、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内涵;中西合璧式建筑以逢源书室、上横朗老村西洋楼为代表,建筑融入西方古典式建筑风格,如采用西洋柱式、拱券顶门窗等。当代建筑的代表为地王大厦、上海宾馆等,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外部造型简洁、明朗、清新、大方。

按照“应保尽保、能保则保”的要求,规土委将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及国家和广东省有关规定,对于第一批历史建筑尽快编制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研究落实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措施;加强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宣传,设置保护标志;并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切实做好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各项工作。

深圳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

资料来源:深圳城市与建筑设计处市雕塑办公室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