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十三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印发(附全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1-11 17:07
分享:

第五节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公共消防保障体系

一、完善城乡消防规划编制。各级政府统筹安排,督促发展改革、财政、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公安消防等部门落实职责,协同配合,科学编制消防专项规划。发展改革部门加强规划间的统筹协调,确保消防专项规划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财政部门将城乡消防规划编制经费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结合城乡总体规划调整、老城区改造、新型城镇化规划、产业布局调整,科学合理确定城市消防安全布局,优化配置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公安消防部门系统收集事关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资料数据,组织开展基础调研和重点课题研究,确定重点项目和优先发展目标。2017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城市、县城、全国重点镇和其他有条件的建制镇消防专项规划编制。以我省“多规合一”为契机,在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将消防站、消防训练基地等用地纳入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限(黄线)。

二、夯实城乡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各市县政府和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水务等部门按照《海南省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管理规定》要求,结合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将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与其他市政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建设,确保还清旧账,不欠新账。按照市政道路路网结构和建设计划,稳步推进城市应急车道建设,确保消防车通行能力。依托主要河道、湖泊、码头、港口等设置消防取水点,建设消防取水设施。推动大型工业开发区、石化功能区企业消防管网实现互联互通。结合“美丽海南百千工程”建设,同步推进乡村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建设,为营造海南特色的乡村消防安全环境奠定基础。2016年年底前,城市和县城的市政消火栓建有率达到90%以上;2017年年底前,城市、县城和建制镇基本还清“欠账”,实现建成区消防供水全覆盖,满足消防用水需求。

三、推进训练基地和消防队站建设。按照“一中心四片区”建设布局,新建省级综合实战化训练基地,建设完善琼北(海口)、琼南(三亚)、琼东(琼海)、琼西(洋浦)四大功能各异、资源互补的片区实战化训练基地。成立省公安消防总队直属特勤大队和搜救犬大队,作为全省重大灾害救援、重大消防安保机动力量。海口、三亚等老城区、中心城区和商业区,因用地紧张建设普通消防站有困难,论证推行建设小型消防站。建设用地规模达到4平方公里以上的产业园区、度假居住人口超过3万人的旅游度假区应建设消防站。同时依托消防站营区用地,开展官兵公寓住房建设。以海口、三沙、东方市政府为建设主体,成立由省交通运输部门牵头,海洋与渔业、海事、海警和公安消防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水上应急救援联合协调机构,推进水上消防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文昌、琼海、临高、陵水等沿海渔业发达市县完善渔港消防设施规划建设;海洋与渔业部门强化渔船水上灭火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四、优化灭火救援装备配备结构。按照“配齐急需,满足常规,配强高端”的原则,全面推动装备建设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促进灭火救援核心战斗力的提升。在全省推广普及新型防护装备和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等高效装备,完成车辆装备的升级换代。建立119接警等级调派模式,明确各种灾害类别和等级下的通信保障模式,配备卫星移动站、海事卫星图传设备、短波电台、公网卫星电话等应急通信装备,实现模块化、轻型化、便携化,布局合理,确保发生灾害能够及时投放。

五、建强石化区域一体化消防力量。制定石化消防应急能力三年建设计划,开展石化区域消防安全风险综合评估,组织石化灭火救援实战技战术研究。依托海南炼化建设区域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组建一支石化攻坚专业队;全面执行《海南省石油化工可燃液体储存场所消防安全规范》地方标准,提升石化企业自身消防安全防范标准和能力。统筹谋划,全面强化三地公安现役消防队、政府专职队、企业专职队和消防装备、灭火药剂、通信指挥、消防水源、应急联动等综合实力建设。重点购置大跨度举高消防车、大流量泡沫消防车、大流量远程供水系统、泡沫液快速补给装置、拖车消防炮等石化攻坚装备。

六、健全战勤保障体系建设。完善远程供水、灭火剂补给等八大战勤保障环节建设,完成轮式转载机、推土机、大功率履带式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的配备任务。2020年年底前,基本建成以总队战勤保障基地为中心,以海口、三亚、琼海、东方4个片区战勤保障大队为主体,以其他市县战勤保障班组为基础,社会联勤联保单位为补充,覆盖全省、指挥统一、平战结合、警地联储、协调有序的三级消防战勤保障体系,形成全岛“1小时战勤保障圈”。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