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市场现状及行业前景预测分析(图)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4-05-22 17:12
分享:

中商情报网讯:近年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应用深度广度持续拓展,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根据《2024-2029年中国卫星导航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同比增长7.0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总产值有望超60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产值结构

卫星导航产业关联及衍生效应突出,2023年关联产值占整体的69.96%;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0.04%。

数据来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积极部署出台多项政策,加快推进卫星通信、卫星互联网、卫星导航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卫星应用服务发展方向。随着产业应用配套企业的大量涌现和电信领域头部企业的入局,我国卫星通信创新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产业链布局更加完善、业态更加繁荣。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前瞻布局6G、卫星互联网、手机直连卫星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受政策利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前景广阔。

2.北斗系统多技术融合,推动行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AR、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和北斗三代的全球组网完成,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北斗”的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催生了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与地理信息产业一同构成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北斗+”融合创新和“+北斗”时空应用的不断发展,北斗越来越多的与其他技术实现融合创新,与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实现应用融合,北斗三号规模化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迎来了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3.数据经济赋能,下游应用市场广阔

随着国家新基建和数字经济战略的深入实施,时空大数据、城乡数字底座、无人系统以及智能信息服务等领域正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极大地拓展了北斗时空信息应用与服务的市场空间,还推动了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化。同时,通过轨道卫星构成的天基网络、飞行器构成的空基网络以及传统的地基网络三方面的协同与融合,空天地海一体化信息网络正迅速构建,通导一体化应用也将加速融合,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6G时代。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