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8-06-23 16:57
分享:

为贯彻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工信部科〔2017〕315号)和《广州市加快 IAB 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抓住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南沙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南沙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全力构建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以创新驱动为核心,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创新能力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以应用示范为抓手, 实施一批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工程。

——以产业集聚为支撑,搭建产业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构建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人工智能产品产业化,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成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形成一批富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AI+”新型产业,集聚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城市典范。

——产业规模快速壮大。集聚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培育5家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20家以上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的规模超过1000亿元。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成一批国家、省、市重大创新平台,建成5个以上专业、专注、高水平、国际化的人工智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创新服务平台,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型体系基本形成,人工智能产业研发投入额超过100亿元,累计申请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超过2000件。

——集聚发展成效突出。建成汇聚科研、生产、生活、生态等要素和产业配套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区;累计引进1000名具有相关博士学位的人工智能产业科研人才,集聚万人级别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区内人工智能产业企业累计融资总额超过300亿元,初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应用进一步扩展。围绕“打造人工智能+智能城市”的目标,进一步开放数据场景,重点在社会治理、交通服务、无人驾驶、医疗、教育、口岸、商贸、工业、金融等领域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应用案例,推出一批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形成不少于10个可对外复制推广的示范性项目。

三、重点发展领域及方向

着力推动以神经网络及机器学习为基本特征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产业化,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社会管理的深度融合。力争在以下技术方向和产业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一)重点人工智能技术方向

——基础软件算法。突破智能软件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建立智能软件产业基础软件平台,形成智能软件产业技术与应用生态,建设智能软件产业新型智库。

——芯片及传感器。支持企业进行人工智能芯片的研究和部署,推动智能计算、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等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推动深度学习技术在智能芯片装备上的柔性配置和智能分析方面的应用。

——视觉图像处理和生物特征识别。支持生物特征识别、视频理解、跨媒体融合等技术创新,发展人证合一、视频监控、图像搜索、视频摘要等典型应用,拓展在安防、金融等重点领域的应用。

——自然语言处理和新型人机交互。支持新一代语音识别框架、口语化语音识别、个性化语音识别、智能对话、音视频融合、语音合成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开展推广应用。

——自主决策控制。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能化控制,系统作为独立个体,在各类传感器的刺激下,把自主控制系统的感知能力、决策能力、协同能力和行动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一段时间内,根据一定的控制策略自我决策并持续执行一系列控制功能,完成预定目标。

(二)重点人工智能产业领域

——智能网联汽车。支持车辆智能计算平台体系架构、车载智能芯片、自动驾驶操作系统、车辆智能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构建软件、硬件、算法一体化的车辆智能化平台。

——智能服务机器人。支持企业研发和推进服务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促进机器人技术、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服务、生活服务的融合,加快推出满足社会服务、教育、医疗、娱乐、家庭服务等需求的智能机器人。

——智能医疗。推动医学影像数据采集标准化与规范化,支持脑、肺、眼、骨、心脑血管、乳腺等典型疾病领域的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技术研发,加快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的产品化及临床辅助应用。

——智能翻译系统。推动高精准智能翻译系统应用,围绕多语言互译、同声传译等典型场景,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提升准确度和实用性。

——公共服务。推动人工智能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扩散,结合公共服务领域工作重点,实现城市的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打造领先的人工智能城市典范。

四、主要任务

按照“集中资源、多头并举、分工负责”的方针,在平台打造、项目落户、人才聚集、数据开放等各个方面做出新作为、形成新优势。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主要任务分别是:集聚产业要素和吸引企业落户,释放数据场景和打造样板案例,案例推广复制和形成产业规模。

(一) 打造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1. 加强引智引技力度。坚持“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支团队,新上一个项目,兴起一个产业”的思路,构建靶向明确、精准发力的产业领军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实施人才引进激励政策,聚焦高端人才,以人才集聚优势打造产业竞争优势。充分利用现有平台,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国内、国外人才市场,实现精准对接,引进海内外高端智力和技术。至2020年累计引进1000名具有相关博士学位的人工智能产业科研人才,形成万人级别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集聚。(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工科信局,配合单位:投促局)

2. 培育产业人才队伍。以多种方式吸引和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鼓励校企合作,鼓励领先企业、行业服务机构等培养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加快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扩大人才供给。(牵头单位:区人社局、工科信局,配合单位:财政局)

(二) 打造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3. 重点引进龙头企业。瞄准产业领头羊和行业领军企业以及有影响力的企业,积极开展靶向招商、以商招商和补链招商。策划引进一批高端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培育5家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20家以上细分领域龙头企业。2020年,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300家,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的规模超过1000亿元。(牵头单位:投促局,配合单位:产业园区办、工科信局、国土规划局、)

4. 培育独角兽企业。建立人工智能企业名录,按照人工智能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培育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快速发展,培育形成国内外细分行业“单打冠军”、独角兽企业。(牵头单位:工科信局)

5. 建设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区。推进庆盛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区建设,制定园区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园区功能。成立园区建设和运营主体,负责园区开发与管理,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和载体,完善园区交通配套。加快人工智能全球示范中心、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微软广州云暨移动应用孵化平台和乐天云谷等载体建设。(牵头单位:工科信局、产业园办、投促局,配合单位:国土规划局、建设和交通局)

6. 支持创新成果转化。支持科研院所对人工智能创新成果通过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入股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按照“政府委托、市场运作、重在激励、及时退出”原则,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功能,加快推动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的落地,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人工智能重大创新成果在南沙产业化。(牵头单位:工科信局,配合单位:发改局、金融局、南沙产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7. 发挥金融支撑作用。积极引导区内投资机构向落户区内的人工智能企业融资,推动成立相关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增大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扶持人工智能企业的力度,给予获得社会融资的本地人工智能企业以一定比例或额度的配套投资。鼓励和支持高成长性人工智能企业利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实现融资发展,并按相关政策给予优先支持。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参股等多种形式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开展全球技术并购,利用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对重大兼并重组项目给予支持。(牵头单位:金融局,配合单位:投促局、工科信局、财政局、区国资局等)

8. 加速人工智能产业载体规划建设。在自贸区庆盛区块规划建设总面积3000亩左右的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园区。在符合政策、具备供地条件下,对人工智能项目按需“随用随供”,在项目立项、规划、用地、施工报批等前期审批工作方面给予“绿色通道”支持。鼓励人工智能企业灵活选择先租后让和弹性出让等方式申请工业用地。(牵头单位:国土规划局、发改局,配合单位:工科信区、产业园办、投促局、审批局等)

(三) 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9. 支持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推进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广州智能软件产业研究院、云从人工智能视觉图像创新研发中心、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等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人工智能产业展示中心和产业化服务中心;支持各企业、研究院在南沙建立和申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鼓励创新成果落地。(牵头单位:工科信局)

10. 支持建设面向人工智能训练和应用的行业数据开放平台。探索以政府数据开放为牵引,以行业数据合作为基础,联合交通、医疗、教育等各行业,构建面向人工智能的行业训练和测试的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平台,鼓励建设提供知识图谱、算法训练、产品优化等共性服务的开放性云平台。(牵头单位:工科信局,配合单位:建设和交通局、区教育局、区卫计局等)

11. 支持各类创新主体搭建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组建产业技术联盟。通过组织高峰论坛、国际会议、行业竞赛、创新大赛等形式,加深横、纵向产业链的交流合作与需求对接,加快集聚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高端创新要素。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以及行业用户联合成立南沙区人工智能产业技术联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创新主体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探索制订人工智能国际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等。(牵头单位:工科信局,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

(四) 创建人工智能应用示范环境

12. 依法适度开放数据资源。制定公共机构数据开放计划,推动建立公共机构数据资源清单,依托区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稳步推动公共机构数据资源依法集中向本地人工智能企业和机构释放,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化。(牵头单位:工科信,配合单位:发改局、投促局、环保水务局、建设和交通局、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卫计局、区民政局等)

13. 组织实施应用示范工程。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开放政府数据和应用场景,选择智能软件、无人驾驶、智能医疗、图像识别、语音交互、语言翻译、城市感知、公共服务等应用方向作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形成一批完整的行业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加快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进程。组织实施人工智能重大示范应用专项,每年遴选10个重大项目,支持本地人工智能企业或机构积极参与交通、环保、公共安全、社会管理、教育、医疗、社区等重点领域建设,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开放公共示范应用场景进行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提升政府决策、安全防控水平以及社会管理的能力。(牵头单位:工科信局,配合单位:明珠湾办、口岸办、国土规划局、建设和交通局、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卫计局、区城管局、区安监局、区民政局、区政务办等)

14.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开发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重点在汽车制造、物流仓储等领域实施智能化改造和示范应用,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互联网技术。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对成功实施技术改造的,采取补助等方式给予扶持。(牵头单位:工科信局,配合单位:口岸办)

15. 创建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示范区。推动计算机视觉、先进传感、大数据、车联网、自主决策控制等智能技术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应用。支持人工智能企业与汽车企业及研究机构合作,联合研发智能汽车的感知、决策和控制等关键技术。支持示范园区、汽车企业、供应商和人工智能企业协同合作,实现由封闭式简单场景测试体验逐步向开放式应用场景落地转化,推动智能汽车在园区巡逻、观光游览、物流配送、区域接驳、快速公交等特定场景的示范应用推广,推动智能汽车向有条件自动化和完全自动化程度的无人驾驶应用演进,研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规范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牵头单位:工科信局、明珠湾办、产业园办、建设和交通局、区公安分局,配合单位:国土规划局、区法制办)

16. 提高城市治理管理水平。构建城市大脑平台,重点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等领域深化应用,利用丰富的城市数据资源,对城市进行全局的即时分析,用城市的数据资源有效调配公共资源,实现城市的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完善城市安全立体防控网络建设,优化城市重点公共场所物联网监控设备布局,增强维稳处突保障能力。(牵头单位:工科信局、国土规划局、明珠湾办,配合单位:环保水务局、建设和交通局、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等)

17. 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化。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全面提升民生服务水平。探索开展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实时答疑等智能化服务,打造集办公、管理、资源、教学、考评等方面于一体的智能化教育体系。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推进影像自动读片、智能辅助诊疗、电子病历智能语音录入等产品和技术的应用。开展“智慧社区”试点,推进智能安防、智能家政、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牵头单位:区教育局、区卫计局、区民政局等,配合单位:工科信局、各镇街)

五、保障措施

(一) 建立工作联动机制

18. 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协调机构,统筹管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强与市IAB产业发展五年计划之间的共同推进机制和沟通协调,加大对人工智能各类创新主体的服务力度,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强对省市的沟通和各部门的指导,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强化责任、加强跟踪研究和督促指导,确保工作有序推进。(牵头单位:工科信局)

(二) 落实相关政策并出台人工智能专项扶持政策

19. 落实《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和南沙“1+1+10”政策体系,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尽快出台实施南沙区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扶持措施。优化整合人才、资金、产业、用地等相关政策向人工智能产业和应用适度倾斜,形成政策合力。设立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扶持基金,加大专项资金和各项基金对我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牵头单位:工科信局、投促局、发改局、区委组织部,配合单位:财政局、国土规划局、金融局、)

(三) 优化发展环境

20. 开展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为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强行业对接,推动行业合理开放数据,积极应用新技术、新业务,促进人工智能与行业融合发展。加强政府应用的引导示范,率先试点部署公共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推动区内各部门运用人工智能提升业务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通过政府引导示范带动其他行业的智能化应用,创造人工智能发展的市场环境。每年在区科技经费中安排不少于1/3的资金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予以重点支持。(牵头单位:工科信局,配合单位:财政局、区法制办等)

(四) 开展监督评估

21. 按照 “可监测、可评估、可监督” 的原则,通过建立统计监测和监管制度,从 2018 年至 2020年底, 每年对当年的实施执行情况按照前期任务制定、中间执行监督评估、后期总结示范三个阶段,推进和督促各项工作落实。(牵头单位:工科信局)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