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百万人口大县县城发展情况分析:城镇基础设施改善显著(表)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8-02-08 15:13
分享:

(四)户籍和常住均超百万的人口大县城镇基础设施改善显著

基础设施建设是县城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县城运行效率、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各人口大县围绕改善民生这一重点,进一步加大了对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了县城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从表7可见,户籍和常住均超百万的人口大县在供排水、燃气、公园绿地、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地下综合管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上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面,扩大了县城人口容量,提高了人口大县现代化水平。

(五)城镇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公共服务水平可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不仅能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也是优化投资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从表8可见,近年来,户籍和常住均超百万的人口大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保障标准大幅提升,服务项目不断增多,受惠人群持续扩大,县域综合承载能力增强。

三、人口大县县城发展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示范作用的思考

“县为国之基,民乃邦之本”。县域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的基石,是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加快人口大县县城建设,完善县域城市功能,拓展县城发展空间,改善旧城居住环境,增强县城的吸引力、聚集力和辐射力,不仅有利于塑造对外开放形象,为招商引资、对外开放提供平台和窗口,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县域城市服务功能是县域全面发展转型的基础和条件。只有把百姓利益放在最根本位置,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注重民生保障、市政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绿色交通等民生服务,积极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为百姓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才能吸纳更多资金、技术、人才流入县域,才能不断开展县域创新,才能提高百万人口大县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二)优化产业布局结构。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促进产城融合是百万人口大县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具有显著的现实紧迫性。新型城镇化一定要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也必须走产城融合之路。人口是产城融合的主体。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人口大县可把城镇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要求,坚持走“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路子,科学调整和完善产业布局,培育和壮大各类产业,积极搭建创业就业载体,充分发挥城市的产业集聚功能和城镇化的空间效应,使城镇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衔接,推动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并进,做优现代农业,做强新型工业,做大第三产业,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和适度集中,使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达到平衡。

(三)改革落实惠民政策。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给广大农民、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投资者吃下了一颗长效定心丸。因此,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耕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及房屋确权、勘界工作,盘活农村土地资产价值,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逐步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相关权益退出机制,积极引导和优先支持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相关权益,为农民进城提供基本保障和原始积累。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