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专题】安徽省2021年将建成80个省级特色小镇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7-07-26 08:57
分享:

      7月2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21年,安徽省要培育和规划建设80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重点打造一批特色小镇样板,形成示范效应。自2017年起,每年将按照“县初选—市上报—部门初审—办公室联审—领导小组审定”的程序,择优筛选一定数量的特色小镇。按主导产业定位,将特色小镇划分为产业类、文化和体育类、旅游类特色小镇。

何为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一定的旅游和社区功能,有别于行政建制镇、开发区、风景区的“非镇非区”产业发展平台。《意见》明确指出,建设特色小镇,是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创业、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特色小镇建设目标

 《意见》指出到2021年,安徽省要培育和规划建设80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重点打造一批特色小镇样板,形成示范效应。省级特色小镇镇区和企业运行质量好,债务负担合理,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有竞争力的创新集群、有影响力的细分行业冠军。产业类特色小镇,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15%以上,3年建设期满后,每平方公里年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2亿元;文化、体育和旅游类特色小镇,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不低于10%,3年建设期满后,每平方公里年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位于贫困地区的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

 此外,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是特色小镇的两大“标志”。《意见》提出,安徽省特色小镇要实现小镇景观化,所有特色小镇达到3A级以上旅游景区标准。

 安徽省省级特色小镇申报条件

 在申报特色小镇的条件上,《意见》明确了需具备以下四项条件:一是产业基础良好。特色小镇应聚焦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健康养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体育健身、金融、电商等优势特色产业,以及茶叶、中药材、苗木花卉、文房四宝等历史经典产业。二是生态环境良好。三是公共设施完善。四是规划布局合理。选址要符合城乡规划,相对独立于中心城区。

 政策助力特色小镇建设

 为支持特色小镇发展,安徽省政府将从资金、土地等五个重要方面予以支持。为此将安排特色小镇建设专项资金,主要以“借转补”方式用于扶持各地特色小镇建设,根据各特色小镇项目建设等情况安排,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年度评估情况较好的特色小镇予以奖励。财政奖补资金用于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主导产业培育等方面,严禁挪作他用。

 在土地方面,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管控和引领作用,统筹安排特色小镇建设用地,保障合理用地空间。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和未利用地,着力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体制改革方面,鼓励各地创新特色小镇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放管服”改革,将市场需要的权力放归市场,允许特色小镇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先行先试有关改革事项。依法向特色小镇所在地下放各类直接面向人民群众、量大面广、由基层服务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事项。

投资融资方面,引导金融机构积极配置信贷资金,加大对特色小镇项目储备库内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提供产业链融资服务。鼓励设立特色小镇建设基金,支持特色小镇运用PPP模式开展项目建设,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投资、贷款、债券、租赁、证券、基金”综合服务功能和作用,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落实创新创业人才扶持政策,对进入特色小镇的产业领军人才、大学生、企业高管、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人员等给予倾斜,加快特色产业转型发展、领先发展,打造创新创业样板。

 典型特色小镇案例分析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版安徽省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安徽省已有5个镇进入住建部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分别是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安庆市岳西县温泉镇、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以下为详细分析:

 1、铜陵市郊区大通镇

基本情况:大通位于铜陵市中部,古名澜溪,建镇已有千年,历史上曾是一座名蜚中外的江岸重镇,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有“小上海”之美誉。现为铜陵南部新城核心区,镇域面积70.7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8平方公里),辖6个村、3个社区、2个居委会,人口2.3万人大通,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镇,距“世界公园”黄山仅有180公里,与中国四大佛山之一九华山相隔90公里,铜青公路、铜贵公路、沿江快速通道和合铜黄高速穿境而过,是进出皖南旅游区的枢纽和重要通道,是安徽“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的北大门,是九华山头天门的所在地。

 多方协作:按照“规划引领、塑造特色、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拟定了郊区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和大通镇特色小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细化落实今后三年目标任务,重点开展了2017年度项目计划安排和项目前期工作。精心开展规划编制,积极对接浙江省城建院、浙江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及东南大学设计院等设计单位,邀请高水准设计团队,开展特色小镇建设运营等谋划工作。

 小镇特色:以国际化发展为空间,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以产业特色化为动力,以“产业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智慧生态、城乡统筹、创新推动、文化提升、跨越发展”的系统思维和智慧海绵小镇的建设理念,通过全要素聚集的系统解决方案,形成大通模式样板效应。

 总体目标:在大通古镇4A级旅游景区挂牌的基础上,围绕打造“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特色小镇总目标,紧扣“长江古驿、江豚小镇”主题,依托“江、湖、河、洲、山、文”六大要素,大力推进“3651”行动计划,即通过三年时间,实施规划引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提升、民生改善、文化保护6大工程 ,建设50个左右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初步建成主体定位鲜明、建设风格独特、生活环境整洁、基础设施完善、主导产业成熟的特色小镇。

 安徽省铜陵市近期又出台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4个特色小镇建设,到2020年,该市将培育10个特色小镇,推动特色小镇集群发展。

 2、安庆市岳西县温泉镇

 基本情况:小镇建于1992年3月,由原汤池、斯桥、东营3乡合并而成,位于岳西县城北郊,镇政府坐落地(汤池村)距县城仅6公里,全镇总面积86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305个村民组,8023户,32990人。境内居住的大部分村民均为汉族人,也有少数侗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人。

 小镇特色:该集镇附近有大小温泉出水点10余处,因此而命名为温泉镇,该温泉水温49℃—59℃,水温恒定,水质纯净,水量不衰,经专家鉴定:含19种以上微量元素,属高热医疗矿水,且化学成份稳定,能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尤其对关节炎、风湿性疾病、妇女湿热过甚所产生的疾病等疗效显著,开发潜力巨大。

 政策利好:2016年12月21日,中共安庆市委、安庆市人民政府印发《安庆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及2017年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布局风情小镇。突出产业、功能、形态建设,做到经济、生态、人文有机统一。2017年,每个县(市、区)建设3个以上风情小镇,到2020年,建成50个左右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风情小镇,打造成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提高城镇化水平。全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初显成效:2016年温泉镇财政收入达到3707万元,其中国税完成2181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58%,地税完成1526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12.2%,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3、黄山市黟县宏村镇

基本情况:宏村镇位于黄山南麓,地处青弋江水系与新安江水系分水岭,是两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是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距黟县县城11公里,距黄山风景区30公里,总面积188.95平方公里,总人口1.84万。

 黄山市在安徽省率先启动特色小镇建设,去年已投入1200万元,完成了首批12个特色小镇的规划编制。目前,该市初步摸排特色小镇建设重点项目163个,总投资逾400亿元。按照今年7月初黄山市特色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今年该市计划实施项目105个、完成投资74亿元,打造一批世界遗产小镇、国际旅游小镇、中国休闲运动小镇、安徽文创养生第一镇。

 小镇战略:

 明确目标,规划引领先行。依托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围绕摄影写生两大群体,以“宏村印象”为核心,辐射带动卢村、塔川、木坑等区域,着力将宏村艺术小镇打造成全国最具特色的创意文化旅游交流社区。注重规划引领,本着“重本色、创特色”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

 精准发力,提升旅游效应。坚持“旅游+”发展模式,按照“旅游+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工业”等五大块内容,着力打造四大产业片区,形成多点支撑、多业融合的产业体系。

 统筹城乡,推动全域发展。投入18.6亿元,实施宏村景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和镇域旅游服务环境改善提升工程,相继完工宏村印象、水墨宏村、政务新区等一批重点工程。投入2510万元,实施危房改造1020户,完成官川新村、屏山新村等农民新村建设4处,集中安置农村居民203户612人。宏村、塔川、卢村等5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顺利通过验收。

 保护文遗,重视文化传承。投入1.12亿元,全面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保护修缮古民居180幢。搭建传统文化交流平台,组织宏村斗鸟、徽州婚俗、雉山凤舞等系列地方民俗和现代演艺活动。注重徽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建设,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整理出版徽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

 健全制度,夯实发展根基。把握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建设契机,落实好政策扶持、税收奖励、人事制度等7个方面19项具体改革措施,设立镇规划建设管理分局和行政管理综合执法分局。扎实推进宏村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开展旅游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创新成立乡村客栈联盟、古民居人民法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站等机构。

 4、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

基本情况:独山镇又称将军镇,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西北,大别山山脉东麓,淠河水源头,地域面积186平方公里,人口8.7万,全镇以旅游业和茶业为发展方向,是全国重点镇、全国红色旅游先进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安徽省森林乡镇”。境内有独山革命旧址群、龙井沟风景区2个国家AAAA级景区,有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字的“六霍起义纪念塔”和“六霍起义纪念馆”,独山镇一共走出了16位开国将军,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享有“中国第一将军镇”之美誉。

 初显成效:2012年以来,独山镇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财政收入由2012年的853万元提高到277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由1.9亿元提高到8.9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由6000万元提高到1.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539元提高到10743元。经济实力和对外形象显著提高。主要工作成效:

 一是特色产业优势彰显。以“一油一茶”特色产业为依托,大力实施“扩园提质”工程,2016年两茶产业实现产值近5亿元。

 二是镇村面貌焕然一新。以“全景独山”为发展蓝图,五年来全镇共完成集镇拆迁6万多平方米、征地1200余亩,启动建设了红军村养老养生板块、红旅特色商贸街、阳光学府、独山大市场二期、独山商业中心广场、独山老政府等地块,开发面积达20万平方米。

 三是旅游发展提档升级。五年以来共建成旅游宾馆10家、农家乐20多户,总计接待游客达390万人次,先后荣获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最佳旅游乡镇、首批红色旅游古镇等称号。

 四是茶谷建设成果丰硕。独山作为六安茶谷建设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节点打造为着力点,各项建设全面提速。六安瓜片茶主题公园全面开放,园区已于2016年9月正式对外营业,作为全市现代农业观摩点接受观摩;目前清淤工程基本完工,翻板坝、退岸护坡工程即将开工建设,长竹驻驾湾景观打造工程已进场施工。

 五是精准脱贫成效显著。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围绕整体脱贫的既定目标,2016年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19人,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04万元。资金保障全面覆盖,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支持脱贫攻坚,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2016年度独山镇贫困村沙岗店村顺利出列,全镇实现贫困户507户、1850人顺利脱贫,并通过省第三方监测评估。

 六是社会民生全面进步。五年来,累计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76个,改造农村危房465户,清淤当家塘220口、沟渠240公里,除险加固小Ⅱ型水库10座,硬化农村公路46条、70余公里。

 小镇规划:独山镇秉承“留住绿色、传承红色、保护古色、打造特色”的思路,按照市区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牢牢抓住一谷一带建设,挖掘红色文化,彰显生态特色,打造旅游重镇,大力发展优质茶叶、精品油茶、茶谷旅游、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成大独山5A级景区,将独山镇打造成集“生态休闲、康体养生、红色旅游”于一体的茶谷·将军小镇。力争到2021年,集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达到5万人,镇内老街老巷、镇域内主干、分支道路沿线全面实现绿化、亮化、美化。

 5、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

基本情况:旌德是中国灵芝之乡、中国宣砚之乡、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县,并成功创建安徽第一个、全国第六个“国际慢城”。旌德县云乐乡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旌德县白地镇被住建部授予“首批特色小镇”,是全市唯一一个入选的乡镇。

 小镇区位:白地镇,位于安徽省东南、宣城市旌德县西南,距离黄山风景区37公里,是通往黄山的东大门。这里区位优势明显,205国道贯穿全镇,距合(肥)铜(陵)黄(山)高速谭家桥出口仅15分钟路程,集镇每天直发黄山、上海、杭州等7个大小城市班车10多班次。

 小镇特色:小镇围绕全域旅游加美丽乡村战略,以宣砚和徽派元素风格为特色,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人文底蕴,强化项目带动,打造宣砚特色小镇。

 小镇着力建设三大版块——以宣砚文化园、江村、旌歙古道、丰谷香榧、白地白茶园、天天开心农场为主打的健康旅游版块;以黄山胶囊、矿泉水厂为主打的健康制造版块;以黄山东大门旅游集散中心、江村度假村、特色宣砚小镇为主打的健康服务版块。

 小镇建设:宣砚文化产业园占地60亩,总投资1.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创砚坊、综合办公楼、文房四宝工艺展览馆、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宣砚技艺传习基地、后勤生活保障服务中心等。一期工程主体建筑已完工并于2015年初完成全面入驻。

 2017年,白地镇将继续投资打造二期工程,拟建造宣砚小镇大学生文创中心、文化旅游产品购物中心、餐饮(药膳)服务、休闲养生中心、徽文化古村落、大师工作室及辅助(绿化、道路)等设施。项目建成后,宣砚文化产业园将构建以宣砚为主导的文房四宝加工工艺展示、文房四宝终端体验、文化艺术交流、原生态餐饮服务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中心,并将成为国家4A级景区,预计年接待游客量将达20万人次。

 初显成效:宣砚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以宣砚文化为龙头,与游江村、走古道、品白茶共同形成了宣砚小镇特有的健康服务产业,使得小镇全域旅游自成体系,游客接待量不断攀升,2015年游客接待量超过20万人次。健康制造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本地群众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参与到宣砚产业手工制作中,每年至少增收500万元。黄山胶囊公司每年为地方经济贡献利税0.87亿元,带动700人就业。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