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报告:志愿填报付费用户规模预计达22.1万人
来源:艾媒咨询 发布日期:2017-06-30 15:39
分享: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70%以上考生不明确目标专业,60%以上考生不了解所填报的专业。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不明确及不了解专业的考生占据大多数意味着在市场上需要咨询服务的潜在客户数量仍十分巨大,未来,各市场竞争者应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加强市场教育,进而抢占客户资源。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偏向于兴趣爱好和就业前景两个因素。另外,只有18.3%考生会选择报考辅导,将近60%考生有意向但不了解情况。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目前考生选择付费咨询占比较低,随内容付费、知识付费市场趋势深化,更多消费者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这将会带动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变现能力,使更多有意向咨询的考生转化为消费者。

高考考生填报志愿咨询渠道

高考填报志愿受重视程度高,咨询渠道从线下转向线上

随着互联网发展,考生和家长获取志愿填报信息渠道增多,信息量增大,其报考咨询渠道逐渐由线下转为线上,网络信息搜索和在线教育机构成为考生和家长主要咨询渠道。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各大教育机构、信息网站以及教育类APP平台开始提供填报志愿咨询服务和产品,开启了志愿填报市场的争夺。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存在问题

信息不对称

高考填报志愿是考生间相互影响的行动。当考生做决策时,无法得知他人决策,加之每个人掌握信息程度存在差异,造成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掌握信息量较多的一方将占据相对优势。

不确定性

高考填报志愿是个博弈的过程,不确定性高,不同的高考分数区间对志愿填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成绩中游的考生,填报志愿不确定性会更高。同时,大部分考生和家长在如何获取数据和如何使用数据方面存在着许多误区,只能靠简单的心理分析来填报志愿,进而增加高考志愿填报不确定性。

盲目性

由于考生和家长了解的信息有限,缺乏对报考专业和学校全面认知,盲目追求热门专业,造成专业选择扎堆现象。另外,网络信息搜索渠道信息量过于庞大和杂乱,考生和家长缺乏相关的信息搜索能力和过滤信息能力,容易被虚假信息误导,反而加剧填报志愿盲目性。

缺乏针对性

不同考生之间的志愿填报需求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大部分线上咨询渠道难以考虑到每个考生的主观因素如:考生性格、潜在兴趣、就业偏好等。而这些因素往往是考生填选志愿的主要依据。若企业缺乏这方面的考量会使得提供给考生的咨询方案缺乏针对性。目前,多数报考咨询服务商提供通用性内容,未能满足考生和家长个性化需求。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